胖樹根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胖樹根是中藥的一種,在我國古代的醫(yī)書就有著對于胖樹根的記載,胖樹根能治療很多的病癥,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們要善用它。
【來源】藥材基源:為遠(yuǎn)志科植物密花遠(yuǎn)志的根。
【原形態(tài)】密花遠(yuǎn)志 灌木,高0.5-2m。幼枝細(xì),被微伏毛。單葉互生;葉柄細(xì),長2-2.5cm,無毛或被短伏毛;葉膜質(zhì)至薄紙質(zhì),線狀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7-12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至楔形,全緣,綠色,疏被白色短硬毛,背面淡綠色或蒼白,側(cè)脈6-7對。花兩性,總狀花序短,密生于枝頂或腋生,長達(dá)6cm,果時(shí)延長達(dá)10cm;花密集,具三角形小苞片;萼片5,花后脫落,外面3枚小,具緣毛,中間1枚左右折疊,不為囊狀,其余2枚卵形,里面2枚大,花瓣?duì)睿孤研危L16-19mm;花瓣3,白色帶紫至粉紅色,極透明,側(cè)生花瓣長圓形,長20-25mm,3/4以下與龍骨瓣合生,先端截形至圓形,龍骨瓣盔形,具2束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長20-22mm,3/4以下連合成鞘,并與龍骨瓣貼生,花藥卵形,頂孔開裂,中間具縱隔,似2室;子房倒卵形,具翅,基部具環(huán)狀花盤,花柱細(xì),長17-18mm,先端2裂。蒴果四方狀圓形,綠色帶紫,直徑8-9mm,有闊翅,具顯著橫脈,基部具花盤和花被脫落之環(huán)狀疤痕。種子黑色,卵形,具瘤狀突起及白柔毛,近種臍端具一淡黃褐色、半透明的翅狀種阜。花期12月至翌年4月,果期3-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于海拔1000-2500m的林下或灌叢中。
【性味】辛;苦;溫
【功能主治】補(bǔ)虛寧神;活血。主體虛;失眠;健忘;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為我們詳細(xì)的介紹了胖樹根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胖樹根起到一定的幫助。胖樹根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