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辣蓼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紅辣蓼。紅辣蓼對調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紅辣蓼的相關知識。
【別名】瓊柳草(《貴州中醫驗方秘方》),蓼子草(《貴州民間方藥集》),斑蕉草(《中國藥植圖鑒》),青蓼、蝙蝠草(《泉州本草》),辣馬蓼、辣椒草(《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來源】為蓼科植物 辣蓼 的 全草 。5~6月采收。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株散布腺點及毛茸。莖直立,或下部伏地,通常紫紅色,節膨大。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廣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粗毛,上面深綠色,有八字形的黑斑;托葉鞘膜質,口緣生長刺毛。穗狀花序生于枝端,花梗細長,長6~12厘米,下垂,疏花;花被5深裂,白色,散布綠色點腺,上部呈紅色;雄蕊7~8: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有3棱,外包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近水邊陰濕處。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化學成份】含甙類及鞣質。
【藥理作用】流浸膏及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性味】《泉州本草》:"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治痢疾,便血,胃痛,瘧疾,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附方】①治大腸下血:辣柳草一兩,同豬肉燉服。每隔十日再服一次。(《貴州中醫驗方秘方》)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將新鮮紅辣蓼全草洗凈切碎,按1:5的比例加水浸泡后,用文火煮沸1小時,過濾取汁后再煎,將2次濾液合并加適量糖漿和防腐劑,貯存備用。首次劑量為200毫升,以后每次lOO毫升,日服3次,7日為一療程。治療40例(包括慢性菌痢急性發作者4例),一個療程后,痊愈15例,基本痊愈19例,進步5例。無效1例。主要癥狀與糞檢恢復正常所需平均時間,發熱為16.3小時,腹瀉4.6天,腹疼、里急后重4.5天,大便鏡檢轉陰4.2天,細菌培養轉陰3.4天。此藥冷服時除少數人感腹部不適或疼痛外,無其它副作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紅辣蓼,紅辣蓼有著怎樣的功效。紅辣蓼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