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桐淚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2017-05-18 21:10:4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大家知道胡桐淚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胡桐淚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胡
大家知道胡桐淚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胡桐淚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胡桐律(《漢書》顏師古注),石律(《日華子本草》),石淚(《嶺表錄異》),胡桐堿(《綱目》)。
【來源】為楊柳科植物 胡楊 的 樹脂 ,在土中留存多年而成。
【原形態】胡楊,又名:胡桐(《漢書》)。
【生境分布】分布內蒙古西部、甘肅、青海、新疆等地。
【性狀】分老式、新式兩種。㈠老式:樹脂流入土內年月較長。呈大小不一的塊狀或碎粉狀,土黃色。質酥易碎。㈡新式:樹脂流入土內年月較短。多為不規則的圓塊,櫻綠色。質軟色嫩,不易破碎,帶酸性。以年久、色黃、無泥雜者為佳。
【性味】《唐本草》:"味咸苦,大寒,無毒。"
【歸經】入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軟堅。治咽喉腫痛,齒痛,牙宣,牙疳,骨槽風,瘰疬。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撒。內服:入散劑。
【注意】①《海藥本草》:"多服令人吐。"
【附方】①治咽喉急脹,腫結不通:胡桐淚三錢,硼砂二錢,生礬一錢,膽星一錢五分。共為末。用一、二茶匙姜湯調咽。(《本草匯言》)
【各家論述】①《綱目》:"石淚,入地受鹵氣,故其性寒能除熱,其味咸能入骨軟堅。"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唐本草》
對于胡桐淚的藥用價值大家應該都了解了吧,在平時食用的時候也能夠更有針對性了,更合理的用藥才能夠更好的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