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枝蓼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2017-05-18 20:52:4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對草藥選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叢枝蓼是一種對于我們不陌生的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對草藥選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叢枝蓼是一種對于我們不陌生的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水紅辣蓼、辣蓼(《全展選編·傳染病》)。
【來源】為蓼科植物 叢枝蓼 的 全草 。
【原形態】叢枝蓼,又名:簇蓼。
【生境分布】生于溪邊或陰濕處。分布我國南北各地。
【功能主治】治腹痛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用)。
【附方】治急性胃腸炎:鮮吹風散(木蘭科植物異形南五珠子藤)三十公斤,辣蓼草五公斤,加水至一百二十六公斤,煎熬濃縮至四十二公斤,加2%尼泊金作防腐劑。每服10~20毫升,每日取三至四次,兒童減半。(《全展選編·內科》)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用100%辣蓼煎劑,成人每次60毫升,日服3次;小兒按體重服10~30毫升,每日3次。待體溫下降至正常,臨床癥狀消失后再續服2~3天停藥。一般7天為一療程。治療54例,其中成人32例,小兒22例。成人組體溫下降主正常所需時間最短30小時,最長4天;小兒組體溫平均在36小時左右下降至正常。各種癥狀消失的平均時間,成人組為3天,小兒組為2.5天;大便性狀的改善較臨床癥狀為晚,在體溫下降及其他癥狀消失后,稀便仍可持續2~3天。全組病例大便培養陽性者共20例(其中弗氏桿菌18例,宋氏桿菌2例),治療后復查全部陰性,轉陰時間平均4~5天。成人32例全部治愈,無1例復發。小兒18例痊愈,4例顯著好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全展選編·內科》
相信一開始對叢枝蓼不太清楚的朋友現在應該已經掌握了叢枝蓼的相關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