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臭草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珍貴藥材,經(jīng)常吃臭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食用臭草呢,食用臭草對于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我們需要懂得一些臭草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別名】臭艾(《廣西中藥志》),小香草(《廣西植物名錄》),荊芥七(《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 蕓香 的 全草 。6~7月采收,陰干。
【原形態(tài)】蕓香(《晉成公子安集》)
【生境分布】我國南部多有栽培。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揮發(fā)油,內(nèi)含壬酮-2,十一酮-2,壬醇-2,十一醇-2和它們的乙酸酯,桉葉素,α-和β-蒎烯,芳樟醇,莰烯,樟腦烯,檸檬烯,對聚傘花素等。還含生物堿:蕓香堿,香草木寧堿,茵芋堿,6-甲氧基白鮮堿,加錫彌羅果堿,山小橘堿,γ-崖椒堿,蕓香寧堿,蕓香吖啶酮,N-甲基坡拉特德斯明,日巴里尼定,蕓香里尼定和它們的季銨離子,2-(4-(3,4-甲二氧基苯)丁基)-4-喹諾酮等。又含黃酮類蕓香甙
【藥理作用】①解痙作用
【毒性】臭草所含揮發(fā)油,有難聞的氣味和刺激性,用于皮膚可引起燒灼感、發(fā)紅和起泡,內(nèi)服則引起劇烈胃痛、嘔吐、衰竭、意識模糊、抽搐等。對低等動物可引起肝變性和實質(zhì)性腎炎。對其中所含的呋喃香豆精類,曾有報告?zhèn)€別病例用大量花椒毒素,可加重糖尿病,但動物試驗不能證實此說(給大鼠口服200~800毫克/公斤后,24~48小時內(nèi)血中糖、谷胱甘肽的含量均無顯著改變)。人每日口服30毫克共3個月,肝功能之變化在正常范圍內(nèi)。400毫克/公斤的一次劑量可使豚鼠致死,此乃由于腎上腺的出血;此外尚有肝臟的混濁腫脹、脂肪變性、急性出血壞死及腎臟的嚴(yán)重郁血并導(dǎo)致血尿。長期用藥(1~2毫克/公斤,共5個月)可引起幼豚鼠的肝壞死而不影響其生長。大量給蟾蜍、大鼠注射,可引起強(qiáng)直性陣發(fā)性驚厥,死于呼吸停止;慢性試驗中,中毒的動物有胃腸刺激、腎上腺及脾臟的出血、肝硬化等,補骨脂素給犬每日口服15毫克/公斤15~60天,大鼠每日口服100~200毫克/公斤17天或33毫克/公斤60夭,均無病理改變。致死量可引起小鼠心、腦的營養(yǎng)不良,大鼠內(nèi)臟、皮膚、肌肉中的觸酶、脫氫酶、過氧化酶的活性增強(qiáng),肝增大及郁血;兔注射25毫克/公斤,可使血糖下降。補骨脂素的半數(shù)致死量(毫克/公斤),小鼠口服為625,皮下注射為480;大鼠口服為1330,皮下注射為830。花椒毒素、佛手柑內(nèi)酯對大鼠肌肉注射之半數(shù)致死量分別為160及945毫克/公斤。對小鼠的半數(shù)致死量(毫克/公斤),白鮮堿、崖椒堿、茵芋堿、香草木寧堿為150~250;蕓香堿為45,所含的其他生物堿為75~140。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退熱,利尿,活血,解毒,消腫。治感冒發(fā)熱,風(fēng)濕骨痛,小兒驚風(fēng),小便不利,泄瀉,疝氣,婦女經(jīng)閉,跌打損傷,熱毒瘡瘍,濕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搗汁調(diào)敷或塞鼻。
【注意】《廣西中藥志》:"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小兒驚風(fēng):鮮臭草五至七錢。酌沖開水燉服,一般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臭草,我們知道臭草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臭草來為我們的健康護(h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