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松繁:兒童青少年低視力問題應引起全社會關注
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開幕式
2020年1月9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第十二屆健康中國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圍繞國家醫藥衛生健康宏觀政策,面向醫療衛生健康事業建設,特別關注黨的十九大后我國醫療改革、醫藥政策、健康管理等健康中國國家戰略關注的重大議題,稟承媒體立場、社會責任、健康促進的宗旨,開展多角度、多層面的探討,論壇已成為各級黨和政府、醫藥衛生健康行政管理機構、 醫藥界、健康界等領域共同探討的高端平臺。
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許正中,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邵明立,國家醫療保障局規劃財務和法規司司長王文君,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注冊管理司司長王平,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巡視員盧春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王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審核查驗中心副主任董江萍等醫藥衛生健康界、學術界、產業界及百家主流媒體參與本屆論壇。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許正中做大會致辭
會議以“大健康,大行動,大促進”為主題詞,聚焦健康中國行動促進背景下醫藥、醫保政策、醫藥創新、醫藥發展核心議題,設置三個主論壇、13個平行論壇,來自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藥監局以及醫療醫藥、AI醫療、中醫中藥、老齡康養等共有99位院士、院長、專家演講。
慧生醫學科技集團北京七通國際中醫研究院低視力無創干預研究中心負責人何松繁
論壇期間,慧生醫學科技集團北京七通國際中醫研究院低視力無創干預研究中心負責人何松繁,就如何防控兒童青少年低視力問題接受記者采訪。
問:請談一談我國目前青少年兒童視力現狀?
答: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通過把光投射到對光敏感的視網膜成像。光線被接受并轉化成信號,通過視神經傳遞到腦部。眼角膜是透明的,沒有血管,主要是從眼淚液中獲取營養。如果眼淚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夠充分,眼角膜就會變得干燥,透明度就會降低。再加上各種電子產品的廣泛普及(如每天在屏幕前工作3小時以上人群里,超過90%的人會出現不同情況的眼睛問題),各種光污染、食品污染、水和空氣污染及社會壓力、學習壓力、生活習慣等,造成太多人近視、遠視、弱視、斜視、散光、眼底黃斑、視網膜脫落等眼部問題,嚴重者造成失明。
目前我國近視人口超過4.5億,特別是滿18歲的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超越其他國家高居世界第一。全國小、初、中、大學生的視力不良率分別為45.71%、74.36%、83.28%和86.36%。我國近視而失明人數已達30多萬,青少年平均10人中有5人以上近視,其中1人高度近視(近視超過600度),高度近視引發視網膜病變、黃斑病變,全國每年因眼部問題入院治療的人數達60萬人,約近1分鐘就會出現1個盲人、3個視力患者。眼疾患者數量攀升,對低視力的防控已上升到國家政策。從1996年起,國家把每年的六月六日定為全國愛眼日,因國內眼疾患者越來越多,故有“三人行,必有近視”之說。嚴重威脅到國民的健康和生活,也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眼球變形,不自信,體質差),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對國家來說是極其不利的,在特殊行業僅視力一關便篩掉了許多人才。如飛行員、精密制造業等等。青少年低視力呈低齡化、重度化趨勢日益嚴重,已成為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所以在2018年國家八部委印發了關于《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實施防控近視眼刻不容緩,要做到早檢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
問:請您簡要談一談對低視力治療的方案或理念嗎?
答:眼睛是人體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腦中大約有80%的知識和記憶都是通過眼睛獲取的。眼睛通過經絡、臟腑及其他組織器官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共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臟腑、經絡功能失調以及氣血、津液失常等,均可反映于眼部,反之眼部疾病也可通過經絡影響臟腑,以致氣血、津液失常等癥狀。
北京七通國際中醫科學研究院低視力無創干預研究中心,以《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為指導,以《七通醫學》理論為依據。遵循了“一通、二平、三養”的醫學理念,萃取相關植物精華及日常生活中食療食物對眼部問題的應用,綜合養護眼睛及臟腑,使機體自身修復應有的功能。
問:在生活中可以做到哪些方面的預防?能給青少年及家長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嗎?
答:大多數人中、低度近視眼的發展與眼球發育期視近過度有關。視力低下,眼睛經常干澀和疲勞,影響學習、生活和工作質量。
注意孩子讀書、寫字的姿勢;改善孩子的學習環境;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確保孩子充足的睡眠。定期檢查及時為孩子配戴合適的眼鏡。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要共同努力扭轉當前青少年視力不良檢出率持續上升的不利趨勢。強化健康第一和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努力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
問:請您簡要談一談過去一年慧生醫學的成就和新進展嗎?
答:慧生醫學科技集團在過去的一年里,主要從事研發設計、精準醫療軟件編程、遠程醫療軟件開發與應用、癌癥預警基因芯片、生命加油站、無創療愈兒童青少年低視力等,部分成果填補了國際空白,去年已申請10項國家發明專利。由于成果的研發投資多,耗時長,我們專家團隊經過近30年的努力,2019年7月終于拿到1項發明專利、5項國際認證,目前還有多項成果正在申報中,所以,只有使成果開始轉化才能達到預期。
問:在新的一年慧生醫學的發力點和發展愿景有哪些?
答:在未來,我們的無創醫學將是世界醫學發展的方向。為精準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醫學解決方案提供技術保障。無創醫學新技術將極大地提升醫療預防、治療、康復質量和數量,大大降低醫療成本。為進一步加快無創醫學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的戰略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國內外一流科技創新成果及新型研發機構在徐州落地,將產學研科醫貿一體化,結合區域特點進行產業鏈建設,占領產業集聚高地,并快速進行產業化應用的示范推廣,為人類健康提供快捷、方便、安全、有效、無毒、無創傷的新醫學服務體系,打造國際首個無創醫學科技新技術產業推廣應用基地,在國際健康領域打造中華民族自己的優秀品牌。聚焦低視力,將無創醫學理念及技術應用到兒童青少年低視力防控工程,為孩子送去光明的未來,為政府解決難題。首先在新的一年里,為眼疾的無創防護制定行業標準,清理社會亂象。其次是為社會培養眼部保健師,爭取這項工程上半年通過國家的評審,建立全國招生體系并在各省市設立眼部保健師培訓基地,為各省市培養可用人才。第三是聯合各地、政府、殘聯、婦聯、民政、教委、關工委、團委進行公益科普講座,走進校園,有效控制兒童青少年近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