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聲帶受損的癥狀 寶媽們一定要知道
2017-05-13 17:19:0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小孩兒在7、8歲的年紀的時候是最頑皮的,很多小孩兒在此時都喜歡大喊大叫又瘋又鬧,而往往家長越不讓他們這么做怕影響聲帶發育,他們越喜歡
小孩兒在7、8歲的年紀的時候是最頑皮的,很多小孩兒在此時都喜歡大喊大叫又瘋又鬧,而往往家長越不讓他們這么做怕影響聲帶發育,他們越喜歡這樣做,這讓無數的家長朋友們郁悶不已。因此寶媽們只有了解小兒聲受損的癥狀,才能及時發現孩子聲帶的異常,做到及時治療。其實發音和講話困難,聲音嘶啞或只能發出簡短而沙啞的聲音,這些現象都是說明小兒的聲帶已經受損了。
小兒聲帶損傷的鑒別診斷:
1、聲帶麻痹:聲帶麻痹(paralysis of vocal cord
)或稱喉麻痹,是一種臨床表現,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當喉的運動神經(喉返神經)受到損害時,即可出現聲帶外展、內收或肌張力松馳三種類型的麻痹。臨床上因左側喉返神經行程較長,故左側聲帶麻痹多見。
2、聲門運動障礙:
聲門運動障礙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聲門運動功能異常,臨床以發音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病癥。可分為神經性、肌性、關節性和功能性。3、聲音嘶啞
:聲音嘶啞,或稱聲嘶,系指發聲時失去了圓潤而清亮的音質。臨床上表現有程度不同的音質變化,最輕的稱為“毛”,即在發高音時有某種程度的音質改變,聲音變粗糙。“沙”指幾乎所有音調的音質都有改變。中度的音質改變稱為“嘶”,此時除育質變得粗糙和不純外,尚有漏氣,表示雙側聲帶在發音時有明顯間隙。重度音質改變稱“啞”,即發聲時聲門間隙很大,聲帶無法振動,只能發耳語聲。1、提醒孩子不要扯開嗓門叫嚷。上課發言要舉手,別人發言無論對錯,聽完以后再表達意見,不要大聲喊叫打斷別人。這樣既可以保護聲帶,又可以培養良好的禮貌修養。
2、不要讓孩子長時間講話。每次講話后要休息一段時間,喝口水。在背景聲音嘈雜的環境中盡量少講話,以免孩子需要直起喉嚨喊叫才能讓對方聽見。長時間說話后,不適合立即吃冷飲或喝冷開水,平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尤其是在孩子的變聲期,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的聲帶黏膜遭受局部性刺激。孩子感冒和咳嗽時,盡量讓他少發聲,從而減輕由于生病引起的聲帶充血水腫。
3、選擇適合孩子演唱的歌曲。有的孩子在唱歌時,喜歡選一些“吼叫”型的歌曲,以為吼得越響越好,這樣也很容易引起聲帶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