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針灸遠離結石困擾
腎結石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中的一種,如果患上了這個疾病,病人常會有腹痛疼痛等癥狀,那對于腎結石我們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夠治療呢?腎結石是怎么形成的呢?腎結石的治療有哪些好方法呢?針灸可以治療腎結石嗎?下面就由360常識網一一為大家解答下吧。
通過針灸遠離結石困擾
腎結石的針灸治療,最好的治療時機是結石的活動期,絞痛發作時針刺,不僅可消除疼痛,而且因勢利導以助排石,同時患者朋友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多飲水、多活動如做跳躍動作、叩擊腎區等,會更有利于結石移動而促使其排出體外。
針灸的兩種方法
方法1
取穴:主穴為腎俞、腰阿是穴、膀胱俞。配穴為委中、足三里、血海。腎絞痛放射至下腹部,用天樞、歸來、腹阿是穴。
操作方法:瀉法、重刺激,一般留針20分鐘,痛劇時可留針30 ~40分鐘。腎腧穴及腰痛區可用艾灸以溫通經絡(使局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循環改善),使疼痛緩解。每日針灸1次,10~15次為1個療程。活血祛瘀、行氣止痛。適用于氣郁血瘀型。
部分穴位位置
腎俞:該穴位在我們的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大腸俞: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天樞: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歸來: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距前正中線2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方法2
取穴:主穴取腎俞、大腸俞、膀胱俞、腰阿是穴、天樞、歸來、足三里。配穴取氣海、中極、血海、委中、陽陵泉、陰陵泉、三陰交、太溪、小腸俞、次髎。
操作方法:沒有結石絞痛發作的時候,我們針刺以弱中刺激,采用先補后瀉手法,留針二十分鐘的樣子。
結石絞痛發作時,用重刺激,瀉法,留針30~60分鐘,留針期間每隔10分鐘行針1次,用震顫手法行針2~3分鐘,加強針感。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氣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中極: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次髎:在骶部,當髂后上棘內下方,適對第二骶后孔處。
腎結石是怎么形成的
在現代生活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以及人們生活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每一個人所面對的來自學習,工作,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節奏也在不斷加快,我們很容易形成不健康,不合理,不規律的飲食生活習慣。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腎結石的形成。
影響結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齡、性別、種族、遺傳、環境因素、飲食習慣和職業與結石的形成相關。機體的代謝異常、尿路的梗阻、感染、異物和藥物的使用是結石形成的常見病因。已經知道泌尿結石有32種成分,最常見的成分為草酸鈣。其他成分的結石如磷酸銨鎂、尿酸、磷酸鈣以及胱胺酸(一種氨基酸)等,也可以是以上各種成分的混合物。
造成結石的三個原因
1、飲食原因
日常人們從食物中攝取過量的物質,如動物蛋白質、草酸及維他命C等,都會增加腎石的風險。
2、疾病原因
患者本身存在的疾病會導致腎結石的出現,如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過盛、維他命D過量(或中毒)、腎小管酸中毒。
按照腎結石的病理來解釋,腎結石是由于尿液中一些濃度高的物質,如鈣、尿酸等,結晶起來,堆積至一定程度而結成石。出現腎結石的時候,視腎結石的大小和位置,病者會感到疼痛或有血尿、發炎等情況,嚴重的更會引致并發癥。任何歲數的成年人均有患腎結石的可能,不過當中則以中年的男士居多。
3、水分不足是腎結石形成的原因
這個原因通過“職業病”可以看出來,例如職業司機,整天駕駛車輛,不容易上洗手間,因而要限制飲水,體內水分嚴重不足。那么長久下去,只令體內的廢物不能排出,堆積變成結石。
腎結石的形成原因有很多,除了平時少喝水以及不注意飲食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其他疾病導致的。如果患上腎結石的話,我們可以試試針灸的方法哦,但是一定要找準穴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