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什么
現在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一些意外事故的疾病,都能夠得到治愈,脛骨平臺骨折,也可以通過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什么?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借鑒。
手術步驟以脛骨外側平臺骨折為例。
1.體位仰臥位。
2.切口用膝關節前外側切口(內側平臺骨折用膝關節前內側切口),下端適當延長。
3.顯露外側平臺 形切開脛前肌起始部[,切口外端不可過長,以免損傷腓總神經。脛前肌與骨折塊相連處不要分離,以保癥骨折塊的血運。向外拉開脛前肌瓣,即可全部顯露外側平臺骨折的前部情況圖47-57 ⑵。
4.探查、清理關節腔沿髕骨外緣切開關節囊進行探查,清除血腫及碎骨屑,如有破裂的半月板,應予切除,并仔細檢查關節面的情況。如果半月板未破裂,可以切開其前側及周圍的軟組織,拉開檢查脛骨關節面的骨折情況。骨折可以是單塊,但多是粉碎骨折,凡帶有軟骨面的骨折塊都要保留。
5.重建關節面先由助手向下牽引并內收小腿,使外側關節間隙張開,并將一塊大的外側骨折塊連同附于其上的肌肉一起向外側拉開,顯露深部骨折。術者用骨膜剝離器細心抬起塌陷的關節面,使關節面對合復位。再將向外側拉開的大骨折塊復位。然后,用鉆自外髁骨折塊在水平位向內側鉆孔,貫穿脛骨內髁。將螺栓穿過隧道,在內髁處皮膚上作一小切口,顯露螺栓釘,加螺帽固定。將脛骨關節面骨折塊復位后,其下面少量的骨質破損區可取脛骨的皮質骨及股骨髁的松質骨充填;大塊骨缺損者宜取髂骨骨塊移植,以免術后關節面再度塌陷。內固定、植骨穩妥后,沖洗和吸盡關節腔內血液,清除碎骨片。如半月板未作切除而周圍已經切開,宜仔細縫合。然后,按層縫合脛前肌起始部、皮下組織及皮膚。
5術中注意事項1.恢復關節面的對位和平臺高度極為重要,關系到今后的關節功能及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率。如塌陷較重,必須將關節面抬起,然后以皮質骨與松骨充填,才能避免再塌陷。
2.顯露外髁時,注意不要傷及腓總神經深支及脛前動脈。
6術后處理術后用管形石膏固定于功能位,手術反應消失后,即可鍛煉股四頭肌的舒縮活動。1月后可以持雙拐下地行走,但傷肢不負重。3~4月后,X線癥實骨折愈合,傷肢始可持重。
以上就是對于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講解,很多人對這種治療方法存在著一定的意義,因為他對我們的身體損傷比較大,其實該種治療方法是比較先進的,可以有效地幫助骨折的恢復,但是在手術之后,仍然需要一些飲食上的注意事項,這樣才能夠縮短康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