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常規是我們平時去醫院做的最常見的一種血液檢查,而有的人拿到化驗單后會發現自己的嗜酸性粒細胞偏低,很多人都不明白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常人們在勞動、寒冷、饑鋨、精神刺激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有時候波動也比較大。當我們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應該到醫院進行專業咨詢。下面就來告訴您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當人們的交感神經興奮,通過下視丘刺激垂體前葉,產生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使腎上腺皮質產生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可阻止骨髓釋放嗜酸性粒細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向組織浸潤,從而導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因此正常人嗜酸性粒細胞白天較低,夜間較高。上午波動較大,下午比較恒定。
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的數目有明顯的晝夜周期性波動,清晨細胞數減少,午夜時細胞數增多。這種細胞數的周期性變化是與腎上腺皮質釋放糖皮質激素量的晝夜波動有關的。當血液中皮質激素濃度增高時,嗜酸性粒細胞數減少;而當皮質激素濃度降低時,細胞數增加。嗜酸性粒細胞的胞質內含有較大的、橢圓形的嗜酸性顆粒。這類白細胞也具有吞噬功能。
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該細胞減少見于:
1.較嚴重疾病的進行期,如:傷寒,急性心肌梗塞等。
2.當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或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時,嗜酸粒細胞減少;.嚴重燒傷或大手術后,嗜酸粒細胞減少,大手術后,一旦嗜酸粒細胞恢復正常,表示手術反應消失,病情好轉。
以上內容就是對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偏低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做出的有關介紹了,相信您在閱讀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若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建議您到正規醫院進行一次系統檢查。期間要多休息,避免勞累,多吃水果蔬菜,同時加強身體鍛煉,來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