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隱血試驗的臨床意義
2017-06-16 09:11:3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可能有一些朋友對于大便隱血試驗這種試驗會有所耳聞吧,但是真正了解大便隱血試驗的人肯定是不多的,畢竟大便隱血試驗并不是我們常見的一種
可能有一些朋友對于大便隱血試驗這種試驗會有所耳聞吧,但是真正了解大便隱血試驗的人肯定是不多的,畢竟大便隱血試驗并不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試驗,不過由于大便隱血試驗在臨床上面的作用非常的明顯,所以我們不妨多了解一些關于大便隱血試驗的知識,下文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大便隱血試驗的臨床意義。
大便隱血試驗是測定消化道出血的一種方法,主要用于檢驗肉眼不可見的少量出血。也叫鄰甲聯苯胺法(OB)。大便隱血試驗仍是當今大腸癌普查中使用最廣泛而且評估最多的一項試驗。此項試驗快速簡單,而且無痛。
1上消化道有出血:OB呈陽性
2消化性潰瘍:陽性率40%~70%,呈間斷性陽性,治療糞便外觀正常時,OB仍可持續5~7天陽性,此后若出血停止OB可轉陰;只要消化道出血大于5ml,即可出現陽性,但不作為診斷的直接依據;若OB呈強陽性提示消化性潰瘍合并出血
3消化道癌癥:陽性率95%,呈持續陽性,可OB可作為消化道癌篩選指標
4流行性出血熱:陽性率84%,OB為重要佐證
5藥物導致胃粘膜損傷(Eg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質激素等)腸結核、潰瘍性結膜炎、結腸息肉、鉤蟲病等,OB顯示陽性。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大便隱血試驗,我們知道是用來測試消化道是否出血的一種方法,上文為我們詳細介紹了大便隱血試驗的臨床意義,希望上文介紹的信息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