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球菌感染應如何治療
眾所周知,傳染性疾病對于人們健康的危害性是很嚴重的,而在面對不同的傳染類疾病時,顯然掌握合理恰當的治療方式則是最為關鍵的,而隱球菌感染就是目前高發性很強的一種傳染病,因此,有隱球菌感染癥狀的患者一定要積極的配合治療,那么,隱球菌感染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
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torulosis)是亞急性或慢性傳染病,由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所致,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近年來真菌性腦膜炎、腦膿腫和肉芽腫已不少見,易與其他顱內疾病混淆而延誤治療,故病死率高,應予以警惕。
治療:系統性用藥治療,注意尋找發病誘因,及時糾正全身抵抗力低下的狀況,治療原發病。
一、一般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并,去除病因。
2、嚴格掌握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用藥指征,盡可能少用或不用這些藥物。
3、加強護理和支持療法,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二、抗真菌治療
1、制霉菌素
(1)局部用藥:可制成油劑、霜劑、粉劑、溶液等,濃度為含制霉菌素10萬U/g或/ml基質,依患者具體情況援用一種劑量一型局部涂擦,每日2—4次。
(2)口服:腸道念珠菌病可給予制霉菌素口服,新生兒每日20—40萬U,2歲以下每日40—80萬U,2歲以上每日100—200萬U,分3—4次飯前服用,療程7—10日。口服不易吸收,全部由糞便排出。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輕瀉。
(3)霧化吸入:適用于呼吸系統念珠菌病,制霉菌素5萬U溶于2ml0.9%氯化鈉溶液中霧化吸入。
2、二性霉素B為多烯類抗生素,與真菌胞膜上的固醇類結合,改變膜的通透性,使菌體破壞,起殺菌作用。是目前治療隱球菌病、組織胞漿菌病和全身念珠菌病的首選藥物,對曲霉素菌病效果較差。
(1)靜脈滴注:開始義用小量,每日0.1mg/kg,如無不良反應,漸增至每日1—1.5mg/kg,療程1—3個月。靜注時用5%葡萄糖液稀釋,濃度不超過0.05—0.1mg/ml,緩慢靜脈滴注,每劑不少于6小時滴完。濃度過高易引起靜脈炎,滴速過快可發生抽搐,心律時常、血壓驟降,甚至心跳停搏。
(2)椎管內注射或腦室內注射:限于治療隱球菌性膜的病情嚴重或靜脈滴注失敗的病例。兒童鞘內注射,首次0.1mg用蒸餾水(不用0.9%氯化鈉溶液)稀釋,濃度不超過0.25mg/ml(偏稀為宜)或將藥物與腰穿時引流出的腦脊液3—5md混合后一并緩慢注入。以0.5mg為止不低超過0.7mg。療程一般約30次,如有副作用可減量或暫停用藥,腦脊液內藥物過多可引起蛛網膜炎而腦脊液細胞增多,暫時性神經根炎、感覺消失、尿潴留、甚至癱瘓、抽搐,如及早停吆五,大多能緩解。
由上可見,對于隱球菌感染這種病癥在發生之后的治療工作,是需要根據不同的隱球菌感染患者的患病情況來有針對性的選擇的,而一般療法和抗真菌治療這兩種方式,則是臨床上在對隱球菌感染病癥醫治時效果反響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