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麻術后護理常規介紹
手術是常見的治療方式,對手術治療后,患者身體需要一段時間恢復,患者在身體恢復過程中,家屬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這樣避免誘發患者身體有其他疾病出現,使得患者身體受到損害,那腰麻術后護理常規都有什么呢,是很多患者和家屬不了解的,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
腰麻術后護理常規:
術后疼痛是由于人體對手術造成的組織損傷后出現的一系列復雜的生理、心理反應。隨著現代醫學觀念的不斷進步,對疼痛的治療和護理越來越受到關注。據文獻報道,外科擇期手術75.5%的患者擔心術后疼痛,92%的患者迫切需要術后鎮痛,80%的患者反映鎮痛不足,50%以上患者術后72h仍疼痛不止[1],使患者免于疼痛是醫護人員應盡的義務,因此醫護人員應加強對術后疼痛的重視與處理。
術中并發癥及處理
1.血壓 下降、心率減慢:腰麻時血壓下降可因脊神經被阻滯后,麻醉區域的血管擴張,回心血量減少,心排出量降低所致。血壓下降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與麻醉平面有密切關系。麻醉平面愈高,阻滯范圍愈廣,發生血管舒張的范圍增加而進行代償性血管收縮的范圍越小,故血壓下降愈明顯。一般低平面腰麻血壓下降者較少。
合并有高血壓或血容量不足者,自身代償能力低下,更容易發生低血壓。若麻醉平面超過T4,心加速神經被阻滯,迷走神經相對亢進,易引起心動過緩。血壓明顯下降者可先快速靜脈輸液200-300ml,以擴充血容量,必要時可靜注麻黃堿。心率過緩者可靜注阿托品。
2.呼吸抑制:常見于高平面腰麻的病人,因胸段脊神經阻滯,肋間肌麻痹,病人感到胸悶氣促,吸氣無力,說話費力,胸式呼吸減弱,發紺。當全部脊神經被阻滯,即發生全脊椎麻醉,病人呼吸停止,血壓下降甚至心臟停搏。
此外,平面過高可引起呼吸中樞的缺血缺氧,這也是呼吸抑制的原因。呼吸功能不全時應給予吸氧,并同時借助面罩輔助呼吸。一旦呼吸停止,應立即氣管內插管和人工呼吸。
3.惡心嘔吐:常見于:①麻醉平面過高,發生低血壓和呼吸抑制,造成腦缺血缺氧而興奮嘔吐中樞;②迷走神經亢進,胃腸蠕動增強;③牽拉腹腔內臟;④病人對術中輔助用藥較敏感。應針對原因處理。如提升血壓、吸氧、麻醉前用阿托品、暫停手術牽拉等。氟哌利多、昂丹司瓊等藥物也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在對腰麻術后護理常規認識后,進行腰麻術后護理的時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進行,如果患者身體恢復過程中,身體出現異常表現,需要及時的向醫生說明,使得能夠及時進行緩解,避免患者病情嚴重,使得影響到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