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腎炎中醫診斷標準
中醫是中華五千年的智慧結晶,中醫的高明之處現在許多西方人士都無參透,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為中國的中醫感到驕傲。在中醫上,紫癜性腎炎也有自己的診斷標準,中醫上紫癜性腎炎的診斷標準有很多,具體是什么呢?想知道的話現在就請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風熱搏結:
證候:初起可有發熱、微惡風寒、咽痛口渴、心煩舌紅、苔見薄黃等癥,繼則風熱傷絡而有下肢紫癜,甚則尿血。
證候分析:由于感受外邪,侵襲肌表,阻遏衛氣,故見發熱、微惡風寒;風熱之邪上沖咽喉,故咽干而痛;熱傷津液,故口渴、舌紅、苔薄黃。熱的脈絡,血溢脈外,故出現皮下紫癜,熱邪下注,擾傷腎絡則見尿血。
(2)熱盛迫血:
證候:熱毒熾盛,病情較重,出血傾向亦重,下肢可見大片紫癜,肉眼血尿明顯,煩躁不安,口干喜涼飲,舌質紅降。
證候分析:由于熱毒熾盛,迫血妄行,故出血傾向嚴重,可見大片紫癜,甚者伴有肉眼血尿:熱毒內蘊,灼傷津液,故見煩躁不安、口干喜飲、舌質紅絳等。(3)肝腎陰虛:
證候:虛火灼絡亦可出現下肢紫癜及尿血,兼見手足心熱,口干喜飲,大便干結,舌紅少津。
證候分析:由于肝腎陰虛,虛火內生,灼傷血絡,血隨火動則發為紫癜,尿血;陰虛內熱,故見手足心熱;虛火上炎,則口干喜飲,舌紅少津。
(4)濕熱內阻:
證候:濕熱阻滯絡脈,迫血妄行,則見紫癜及尿血,兼見口苦口粘、口干不欲飲水、胸悶痞滿、舌苔黃膩。
證候分析:由于蟲咬,蟲毒浸淫,濕毒化熱,阻于絡脈,氣血循行不暢,迫血妄行,故見紫癜或尿血;濕熱內蘊,則口苦口粘;濕熱中阻,則口干不欲水,胸悶痞滿,舌苔黃膩。
(5)寒凝血滯:
證候:素體陽虛,寒邪外侵,內滯血絡可以引起皮膚紫癜或見尿血,兼見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語聲低怯、口淡不渴、舌體胖大而潤。
證候分析:多由素體陽虛、寒邪外侵,內滯血絡,血溢脈外,皮膚紫癜,尿血等;陽氣不能外達,故見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語聲低怯等均為陽氣不足所致。
看了上面的診斷標準,真的從心底感嘆中醫的博大精深。大家看了上面的內容,是不是也是有這樣的感受呢?在中醫上,關于紫癜性腎炎的診斷方法依據不同的病因分為很多,希望上面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祝愿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