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腎盂腎炎的好處
腎臟方面的疾病,不管大小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腎臟方面的疾病有很多種,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腎盂腎炎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對于腎臟的這種疾病,大家了解嗎?中醫辯證這種疾病的方法有哪些呢?小編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這種疾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專家是怎么說的,希望可以幫助各位朋友。
中醫辨證:
(1)脾腎兩虧癥狀:小便頻數,淋澀不已,反復發作,遇勞尤甚,伴有嘔惡納呆,腹脹便搪,畏寒肢冷,面浮肢腫,腰酸膝軟。舌淡苔白或有齒印,脈沉弱。 證候分析:久病未愈,陰陽俱虛,脾腎虧虛,膀胱氣化不力,下元不固,水道不暢,故小便頻數、淋澀不已、反復發作、遇勞尤甚;脾虛濕阻氣滯,則嘔惡納呆、腹脹便溏;脾g兩虛不能溫運水濕,泛濫肌膚,故面浮肢腫;腎虛不能溫陽暖體,故畏寒肢冷;腰為腎府,腎虛,則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弱是為脾腎虧損;舌邊有齒印是為濕濁內阻之象。
(2)腎虛濕熱留滯癥狀:小便頻急,澀痛不已,時好時發,遇勞尤甚,伴乏力多汗,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口唇干燥。舌紅少苦或無苔,脈細帶數或沉細。
證候分析:腎為水火之宅,元陰元陽之根,邪熱久留,導致腎之氣陰虧損,造成膀胱氣化無力,加上濕熱留戀,水道不利,故小便頻急、澀痛不已、時好時發、遇勞尤甚;汗為陰液,腎氣虧虛,故乏力多汗;陰虛則髓海不足,腦失所養,故眩暈耳鳴;腎氣不足則腰膝酸軟;陰虛內熱,則手足心熱、口唇干燥;舌紅少苦或無苔、脈細帶數或沉細是為腎氣陰兩虛之象。
對于以上小編為大家就中醫辨證腎盂腎炎方面的相關知識,大家是不是已經有所了解了呢?希望這些介紹可以大大幫助各位患者朋友認識這種疾病,及早做好相關的診療防范措施,防止疾病的惡化,同時也能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祝愿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