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腦腔隙性腦梗塞病因
2017-06-14 17:52:4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現代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也逐漸出現了很多并不為人熟知的疾病。大家也許對橋腦腔隙性腦梗塞這個名詞很陌生,但是相信都聽說過梗塞
現代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也逐漸出現了很多并不為人熟知的疾病。大家也許對橋腦腔隙性腦梗塞這個名詞很陌生,但是相信都聽說過梗塞。那么今天我們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橋腦腔隙性腦梗塞的一些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吧。
腔隙性腦梗死是一種很小的梗死灶,直徑一般不超過1.5厘米。這種梗死多發生在大腦深部的基底節區以及腦干等部位。主要分布于殼核、尾狀核、橋腦、內囊和腦回的白質。據中國研究腔隙病灶上界為20mm更能反應腔隙的實際大小情況,認為超過此限者為巨大腔隙,臨床少見。高血壓是本病的直接原因,據統計合并高血壓者達90%。在這些部位的動脈多是一些稱為深穿支的細小動脈,它們實際上是腦動脈的末梢支,又稱終末支。由于深穿支動脈供血范圍有限,所以單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圍腦組織的缺血壞死,即形成所謂的腔隙。
腔隙性腦梗塞 - 病因
認領機構: 求醫網腔隙性腦梗塞專題 腦深部穿通動脈閉塞引起,本病的腦動脈可有下列改變:
(一)類纖維素性改變:見于嚴重高血壓,血管壁增厚,小動脈過度擴張,呈節段性,血腦屏障破壞,血漿性滲出。
(二)脂肪玻璃樣變樣:多見于慢性非惡性高血壓患者,直徑小于200μm的穿通動脈,腔隙病灶中可發現動脈脂肪變性。
(三)小動脈粥樣硬化:見于慢性高血壓患者,直徑為100~400μm的血管,有典型的粥樣斑動脈狹窄及閉塞。
(四)微動脈瘤:常見于慢性高血壓患者。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關于橋腦腔隙性腦梗塞的一些知識,更多詳細的內容,如果有興趣可以自行去搜索了解。生活中還是要多多注意身體,保持衛生,定期檢查身體,生活作息要規律,飲食要均衡。一旦發現身體出現不適癥狀還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