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粘液性水腫的癥狀和治療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甲狀腺粘液性水腫吧。甲狀腺粘液性水腫主要是由于甲狀腺不足而導致的一種疾病,常伴有其他的內分泌疾病,多發病于30到70歲的女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絕對不容小視。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甲狀腺粘液性水腫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癥狀:
粘液性水腫也稱真性粘液性水腫,是由于粘蛋白增多沉積于真皮而致,因系甲狀腺素不足。表現為全部皮膚呈非凹陷水腫,發白或蠟樣,觸之發硬,鼻唇肥厚。多見于因甲亢甲狀腺切除過多或放療破壞太多者。常伴有其他內分泌疾病。本病還常伴有其他甲狀腺機能減低的癥狀,在嬰兒期,常有嗜睡,皮膚蒼白、冰冷及干燥,肌肉軟弱無力,常發生臍疝,喂養困難及便秘,還有發育遲緩、侏儒等癥狀。在兒童期,主要出現生理性和精神性發育遲緩,表現皮膚干燥、冷,皮膚發黃,偶有性早熟到成年人,粘液性水腫較嚴重,而且表現最多,多發于30~70歲的婦女,表現為全身瘙癢和濕疹化,毛發變粗,脫落,兩臂伸側點狀毛細血管擴張,靜脈或動脈性小腿潰瘍。
治療:
在治療上,用甲狀腺素片或左旋甲狀腺素(L-T4 或L-T3 )均有明顯療效,但上述藥物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到耐受量。
輕型局限性黏液性水腫不須治療,但嚴重的進行性病變因可導致足和腿部極度腫脹或產生肥大性關節炎而影響勞動力,應積極治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
局部治療可試用氫化可的松或透明質酸酶局部注射,也可局部外用倍他米松或膚輕松軟膏等(每晚1次,可加塑膠包扎,療程1年左右)。對輕、中度患者有一定療效。全身治療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口服潑尼松)及其他免疫抑制藥(如環玲酰胺、硫唑嘌呤)。隨著各種新的長效皮質激素的向世,長期緩解率有所提高。抗甲狀腺藥物對該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其他方法包括口服雌激素、口服或局部注射L-T3及手術切除黏液性水腫的皮膚并繼以植皮、皮損處及腦垂體X線照射、長期足部包扎及皮膚按摩等。
一些調節患者免疫狀態,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分泌的方法處于研究階段;有報道采用大劑量免疫球蛋白靜脈注射,可改善皮膚病變;己酮可可堿可抑制成纖維細胞分裂增生等,治療該病可能有效;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可通過與受體結合抑制成纖維細胞分裂增殖,減少病變部位透明質酸合成,試用于該病,臨床報道有較好效果。
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甲狀腺粘液性水腫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一定掌握了其治療方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多多注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旦發現患了某些不確診的疾病,要及時就醫。同時我們要樹立信心,早日戰勝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