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張力性尿失禁的知識
向大家介紹張力性尿失禁。很多人患有尿失禁。尿失禁就是指尿液失去控制不自主地流出來。那么張力性尿失禁是怎末回事呢?張力性尿失禁是指患者的腹腔內壓力突然增加時,例如在咳嗽、打噴嚏、大聲哭喊或者是提舉重物的時候,尿液即不由自主地由尿道口流出來。下面向大家介紹張力性尿失禁。
那么為什么會發生張力性尿失禁呢?首先,有些婦女在懷孕及分娩的過程中,由于產程時間過長,胎兒的頭部過度壓迫盆底組織,或者在生產的過程中使用了產鉗或胎頭吸引器以幫助胎兒分娩,都可以造成盆底組織的松弛而導致不自主地排尿;其次,有一些手術也可以破環尿道及膀胱的正常位置而導致張力性尿失禁,例如一些尿道或陰道的手術;另外,在絕經后的婦女,由于雌激素減少,使尿道及膀胱部位的血液供應減少,從而導致相應部位的某些肌肉萎縮,韌帶彈性變差,筋膜的張力降低,故而發生不自主地排尿;再有一些少見的原因,如巨大的子宮肌瘤或者是卵巢囊腫而使腹腔內壓力持續增加時,引起韌帶及筋膜持續張力降低,失代償后也會發生張力性尿失禁。
既然張力性尿失禁多在生孩子多的婦女中發生,那么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就要考慮可能是得了張力性尿失禁呢?如果平時不會發生不自主地排尿,但是在站著時,由于咳嗽、打噴嚏、大聲哭喊或放聲大笑或提舉重物等使腹腔內壓力突然增高,尿液即不由自主地流出來,這時就要考慮可能已經得了張力性尿失禁。而這種張力性尿失禁在病人平躺著時是不會發生的。張力性尿失禁的程度可以分為3種:輕度僅在咳嗽及打噴嚏時發生不自主排尿;中度是指不自主排尿發生在日常活動后,例如走路后或從椅子上站起來后;重度則是在站著時即會出現不自主地排尿。當然確診是否得了張力性尿失禁,還需要病人去醫院接受醫生的詳細檢查,由醫生來作出診斷。
得了張力性尿失禁雖然對患者本身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也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由于尿液總是不由自主地流出來,常常會發生外陰部發炎,甚至發生異味,常常使病人異常痛苦,同時,生活質量也會降低,因此,需要病人及時就醫而減輕痛苦。
治療張力性尿失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保守治療即不用手術治療,對于病情較輕的病人或者是年老體弱的病人比較合適。一種方法是通過運動鍛煉來加強肛門部位的肌肉張力,可以讓病人作收緊肛門的動作,每次收緊應至少不少于3秒鐘然后放松,連續作15—30分鐘,如果能堅持4—6個星期,并且每日能進行多次,可能會獲得某種程度的改善;另外一種方法是對一些老年病人,可以口服少量的雌激素或者是采用陰道上藥的辦法,從而改善尿道周圍的血液供應和某種肌肉張力,進而防止不自主地排尿;最后還可以使用一種稱為子宮托的東西,放入陰道內托住并抬高尿道從而暫時防止尿液不自主地排出,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當以上這些方法沒有效果或者張力性尿失禁非常嚴重時,就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了。手術治療有很多種方法,主要分為3類:即經陰道尿道膀胱頸筋膜縫合術;恥骨后膀胱尿道懸吊術;筋膜懸吊術。其中最常用的方法稱為MMK手術和庫伯韌帶懸吊術。近年來腹腔鏡下的庫伯韌帶懸吊術發展很快,這種手術損傷小,恢復快,適合嚴重的張力性尿失禁的病人。手術治療時,病人不需要有很多顧慮,具體的治療方法就交給醫生來選擇,而病人需要做的是打消這些顧慮,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就可以了。手術以后需要注意的是:手術后3—4個星期即可以正常活動,但在兩個月之內不宜進行性生活;其次,手術后半年之內不能提重物或者是腹部用力;同時術后需加強體育鍛煉;另外,對于絕經后婦女或更年期婦女,需在術后補充雌激素。當然,使用雌激素的劑量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上面便是我向大家介紹的張力性尿失禁。 開始張力性尿失禁很多人會以為是尿急的原因,可后來嚴重起來,有時在咳嗽、打噴嚏和運動時,小便都會不由自主地流出來。有了這樣的難言之隱,是很多人在在許多公眾場合中都惴惴不安,生怕有所閃失。張力性尿失禁可以在任何年齡的婦女中發生,但是卻多發生于生過孩子的婦女,尤其是生育多個孩子的婦女。希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