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性恐懼癥與一般恐懼癥的區別有哪些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比方說毛毛蟲、蛇之類的,其實這是一種恐懼癥,那么這種癥狀是屬于一般恐懼癥還是強迫性恐懼癥呢?怎么區分這兩種恐懼癥呢?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介紹強迫性恐懼癥與一般恐懼癥的區別有哪些,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哦!
強迫性恐懼癥,恐懼癥的一種表現形式。患者表現為害怕出現一些與現實不符的觀念(如害怕傷害自己、害怕自己會傷害別人、害怕自己會突然發瘋等),這些觀念以強迫觀念的形式出現,不由意識控制,在患者頭腦中反復出現,以致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強迫反強迫的痛苦和恐懼。患者害怕獨處,在社交環境下癥狀有一定的緩解。
強迫性恐懼癥的病發長伴隨有心悸、胸悶、心慌、坐立不安等焦慮癥狀,有時也會存在一些輕微抑郁癥狀,比如情緒低落、自責等。對于此種心理癥狀進行專業心理咨詢效果較好,如情況嚴重可配合抗焦慮、抗抑郁藥物治療。
強迫恐懼癥雖然兼具強迫性質和恐懼癥性質,但其最終還是通過恐懼癥的癥狀體現在患者身上。雖然在不考慮儀式行為的條件下,一般的恐懼癥和強迫恐懼癥很相似的,但仔細分析,兩者還是存在差別的。
首先,強迫恐懼癥較多的涉及強迫情緒方面,這種恐懼的內容是對自己的情緒會失去控制的恐懼,如因為害怕在某些場合自己會出現強迫,而感到恐懼;而一般的恐懼癥患者則是表現為對具有明確對象的(如特殊物體、處境等的恐懼)過分地懼怕,如怕狗咬自己就是對動物的恐懼,屬于一般性的恐懼癥。
其次,恐懼癥患者會因為令自己恐懼的事物的出現而發病,但也常常能夠通過回避令自己恐懼的事物來降低焦慮、控制病情;而強迫恐懼癥患者則很難做到這一點。對于強迫恐懼癥病人來說,他們恐懼情緒的源頭來自于自己的內心而并非外界,所以即使現實中沒有出現令自己恐懼的情況或情況已經結束,他們仍然可能不受控制地自己制造恐懼氛圍或將自己的恐懼情緒延續下去。
總之,強迫恐懼癥與一般的恐懼癥雖然表現上具有相似之處,但本質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根據對癥狀的總結也是可以對病情進行判定的。當然,涉及到疾病的準確診斷和判定對于患者本人來說是困難的,所以還在擔心自己病況的患者還是馬上咨詢專業醫生為妙。
以上就是關于強迫性恐懼癥與一般恐懼癥的區別有哪些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之后,能夠很好的區分這兩種恐懼癥了。那么文章開頭所說的害怕毛毛蟲、蛇之類的行為就知道是一般的恐懼癥了。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之后,能讓大家更多地了解強迫性恐懼癥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