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術后并發癥有哪些
對于先心病患者來說,及時的做手術是很重要的,但是做手術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并發癥,因此,先心病患者了解術后的一些并發癥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先心病術后并發癥有哪些呢?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介紹先心病術后并發癥有哪些,想要了解相關知識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哦!
一、肺炎
咳嗽、氣促是肺炎的常見癥狀,臨床上許多患兒常因肺炎就診被醫生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其實心臟病是肺炎的禍根。先天性心臟病造成患兒肺部充血,肺動脈壓力升高,因而使水份向肺泡間質滲出,肺內水份和血流增加,肺裨趨于充實而失去順應性,而發生呼吸費力,嗆咳,當心臟功能受到影響時,造成肺部淤血,水腫,在此基礎上,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就很容易引起支氣管炎或肺炎。
二、心力衰竭
指心臟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以應付生理的需要,于是運用一些代償機制以彌補心功能的不足,若代償功能不力,更使心功能衰竭,導致各種癥狀的出現,如心跳增快,呼吸急促,頻繁咳嗽,喉鳴音或哮鳴音,肝臟增大,頸靜脈怒張和水腫等。
三、肺高壓
血液從左向右大量分流的先天性充血類心臟病,導致肺循環血流量增加,肺動脈壓力升高,在小兒胎兒型血管尚未發育成熟和基礎上,長期忍受高流量及高壓的沖擊,機體產生保護性反應,促使肺血管收縮,壓力增高,以減少左向右的分流量,然而已久天長繼之為肺高壓,最終造成不可逆的病變,也就是說即使手術治愈了心臟病的病變,但肺動脈壓力仍高。
四、感染性心內膜炎
指心臟的內膜,瓣膜或血管內膜的炎癥,多發生在有先天或后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基礎上,多發的疾病順序為: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法樂氏四聯征,瓣膜病。其誘發因素中菌血癥是發病的前提。心內膜長期受到血流的沖擊操作,會造成該處心內膜粗糙,使血小板和纖維素聚集,形成贅生物,血液中的致病菌在贅生物中生長繁殖,患兒可出現敗血癥癥狀。
五、缺氧發作
法樂氏四聯征是先天性心血管復合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該病在小兒出生時,紫紺并不明顯,出生后3 -6個月逐漸出現紫紺并加重,患兒在喂奶,啼哭,行走,活動后氣促加重,約20%-70%患兒有缺氧發作史。
六、腦血栓和腦膿腫
為法樂四聯征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由于法樂四聯征患兒長期缺氧,紫紺,因而紅細胞增多,血球壓積增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緩慢,為腦血管內形成血栓創造條件,如繼發感染可形成感染性血栓,或由于腦組織缺氧,腦組織軟化,引起細菌感染形成腦膿腫,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偏癱等。
以上就是關于先心病術后并發癥有哪些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了本文的介紹以后,對先心病術后會出現哪些并發癥已經有一定的了解了。那么這些知識對于先心病患者來說,就可以更好地知道做先心病手術后會出現的問題,這樣的話也就有一個心理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