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方法是什么
靜脈血栓是常見的病癥,下肢靜脈血栓就是很常見的,對于這個疾病是需要大家重視的,發生以后要及時的來治療,而且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患者們做好這個疾病的相關護理,對于護理方法也是需要掌握的,那么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方法是什么?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治療期間的臨床護理注意事項:
1、注意觀察患肢皮膚溫度和顏色,有無發黑及潰爛壞死,是否有腫脹,疼痛程度等。
2、注意患肢適當保暖,以增加血液循環,幫助緩解疼痛,改善癥狀。但應注意避免過冷、過熱刺激,過熱會增加組織耗氧量,過冷側可使動脈痙攣而加重肢體缺血使疼痛加重。
3、注意避免足部碰撞、壓傷,修剪趾甲時不要損傷甲床、甲溝。一旦發生外傷或有足部真菌感染時應及時治療,防止病情發展。
4、嚴重供血不足的患肢禁用熱水袋、熱墊或熱水洗浴,以免增加組織代謝,加重組織缺氧癥狀。
5、注意對潰瘍及壞疽的清潔換藥后,將足趾之間塞入薄紗布或棉球分開,避免摩擦,減輕疼痛。注意保持局部通風干燥。壞疽已產生,換藥時應用刺激性小的藥液,動作輕柔,避免刺激,加重疼痛。
6、注意患肢的功能鍛煉。當缺血性肢體發生壞疽時,制動是一種簡單的、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肢體壞疽是由于缺血、缺氧所引起,運動可增加缺血肢體的耗氧量,加速壞疽的形成;抬高肢體又可使缺血肢體高于心臟,不利于血液循環;下垂肢體可使靜脈、淋巴回流障礙,易使組織水腫,滲出增多,給細菌感染創造有利條件。科學的處理方法是肢體嚴重缺血后,缺血肢體宜平放、保暖、避免加壓,限制活動,以利于側支循環建立。側支循環建立后,要逐漸增加活動量,促使側支循環更為豐富。指導患者進行Buerger運動鍛煉:先平臥抬高患肢45°,維持1~2min,然后坐起,兩下肢下垂于床邊,使足懸空,屈伸足部并作踝部旋轉,持續 2~5min,再平臥休息2min。如此重復數次,循序漸進,逐步增加活動次數和力度。
7、注意合理應用鎮痛治療。評估疼痛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減輕病人痛苦。如意念分散療法,轉移注意力法,松弛療法等。嚴重者可采用安裝鎮痛泵來鎮痛。
8、 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等,嚴密監視病情,切勿掉以輕心。
看了以上的相關介紹,對于下肢靜脈血栓的護理方法是什么這個問題大家一定了解了,下肢靜脈血栓是個可怕的常見的疾病,對于文章講到了這些知識,希望大家能夠了解,生活中要做好這個疾病的預防,減少疾病的危害,做好相關的護理工作,早日恢復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