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腸炎的癥狀介紹
慢性胃腸炎是一個讓人很難受的病,經常是不定期的發作,讓自己沒有辦法吃好飯,經常都會腹部不適,嘔吐還有就是惡心,造成很多的不便,在飲食上也會出現很多的限制,不能吃辣的食物,不能喝酒這些,一接觸就有可能會造成胃部的不舒服。那么慢性胃腸炎癥狀都有哪些?
慢性胃腸炎癥狀
便秘較多見。糞便量少,排便困難,每周1-2次,偶有十余天一次者,因而常使用瀉藥。有時因肛門括約肌收縮,大便呈鉛筆樣細條狀。慢性胃腸炎的癥狀腹瀉: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飯后暴發多次排便,其余時間可無腹瀉,偶有1日腹瀉二十余次者。腹瀉不發生在夜間,不會因排便感而覺醒,所以不干擾睡眠,也不發生排便失禁,有些患者的糞便中帶有大量的白色或透明的粘液,甚至全是粘液。在腹瀉病程中,常可出現一個時期的排便正常或便秘,出現腹瀉與正常便或便秘相互交替的現象。
腹痛
腹痛為本病最常見的癥狀,多數伴有大便習慣的改變。疼痛部位多見左下腹或右上腹部。疼痛性質主訴不一:絞痛、脹痛、劇痛、刺痛、緊縮性痛等皆可有之。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或灌腸之后緩解。某些具有高位而且過長的結腸脾曲患者,其疼痛主要位于右肋緣下腋前線附近,并放射至胸骨下、左上臂等部位。有些食物如濃烈的調味品、酒、粗纖維蔬菜、粗質水果等,可誘發腹痛。
其他表現
常伴隨消化系統其他癥狀,如食后上腹部脹滿、厭食、噫氣、惡心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一些癥狀,如心悸、乏力、嗜睡、多汗、潮熱、頭痛等;以及一些精神癥狀,如失眠、焦慮、憂郁等。
治療方法
1、病因治療:祛除致病因素是治療和預防慢性淺表性胃炎的關鍵。故應避免精神緊張,戒煙,適量限制飲酒,盡量不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積極治療慢性扁桃體炎、副鼻竇炎、齲齒及咽喉部感染灶。
2、飲食療法: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飲食宜清淡,有規律、定時定量,避免過酸、過辣、生冷及粗糙食物。此外,還應注意進食時細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切忌暴飲暴食,否則會破壞胃酸分泌的節律性,誘發潰瘍病。
3、藥物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藥物治療大體可分為兩類:保護胃粘膜的藥物及消除損害胃粘膜因素的藥物。
4、手術治療:胃鏡檢查所見即使是炎癥、糜爛或潰瘍,而病理檢查發現有癌變可疑者,會進行手術治療。但是手術治療痛苦大,不宜推廣使用,而病理檢查為胃粘膜輕度間變或腸腺化生者,更不應急于手術,而宜每3~6個月進行X線或纖維胃鏡及胃粘膜活檢隨訪。
正是因為慢性胃腸炎對生活造成的不便,我們才要好好治療,了解慢性胃腸炎癥狀,配合醫生的意見,在生活上注意不可以吃的,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為了能夠治好慢性胃腸炎,這也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必須要堅持才可以,只有堅持的治療才可能會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