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 <thead id="xjztt"></thead>
    <label id="xjztt"></label>

      <label id="xjztt"></label>
      <rt id="xjztt"></rt>

      <span id="xjztt"></span>
      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疾病預防 > 正文

      夏季謹防五類傳染病

      2017-05-24 11:00:0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也格外活躍,進入6月份以來,腹瀉病和傳染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中華預防醫學會對全國20個省市入戶調查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也格外活躍,進入6月份以來,腹瀉病和傳染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中華預防醫學會對全國20個省市入戶調查結果表明,僅腹瀉病一項的發病率就為0.7%,5歲以下兒童為1.9次/人。暑期是各種腹瀉病和傳染病發病的高峰期,應該從現在就開始預防。

      腹瀉流行病

      中國7省1市的抽樣調查報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我國每年的腹瀉病患者達到8.36億人次,其中兒童所占比重很大,占2.93億人次。去年是暖冬,春早、夏長更是加大了腹瀉的發病率。

      傳染源

      感染性腹瀉位居腹瀉病之首,是由細菌、病毒、細菌毒素及某些寄生蟲等生物病原引發腸道感染出現的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由非生物病原引起,如腹部受涼、消化不良、過敏刺激、藥物反應及其他非腸道感染都可引發。最近幾年,蘇、皖、豫一帶流行的出血性大腸埃希菌(O157:H7)是目前僅次于霍亂的危險病種。1997年就已經在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發現,該病流行面積之廣、時間之長是世界罕見的。

      癥狀

      病發開始主要是腹瀉,常伴有痙攣疼痛。不久將會轉化成水樣便或黃色稀便,慢慢發展為便血和腸出血,最后可能會轉成尿毒綜合癥、腎綜合癥等病,難以醫治。

      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魏承毓建議:出血性大腸埃希菌感染主要是飲食不衛生導致的。目前飲水衛生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食品衛生仍然存在問題。具體的發病原因各國不同。美國發現這種病菌罪魁禍首是漢堡包的不衛生,日本則是在蘿卜纓和半生不熟的食物中發現的。我國雖沒有找出具體有問題的食物,但已經確定這種病菌主要是以動物為傳染源。研究發現,進口肉類食品、冷凍食品和海產食品保存不當都可能會被大腸埃希菌感染。這種病菌喜歡在低溫下繁殖,平時家用的普通冰箱也會給病菌提供生存環境,所以冰箱里久置的肉類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急性細菌性痢疾

      傳染源

      急性細菌性痢疾是國內分布面積最廣的多發性腹瀉病,痢疾桿菌會隨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排出,通過生活接觸、被污染食物或水源或蒼蠅等方式傳播。該病菌型復雜、亞型多、流行菌群不斷交替演變。任何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受涼、過度疲勞、營養不良、暴飲暴食或其他慢性疾病均有利于菌痢的發生。

      癥狀

      潛伏期多數為1至2天,典型表現為急性發熱,有陣發性腹痛、腹瀉時有黏液或膿血便,明顯有里急后重及肛門下墜感,左下腹壓痛。中毒性菌痢易發生于2至7歲兒童,癥狀多為高熱腹瀉或無腹瀉,表現為驚厥、嗜睡或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口唇發紺,皮膚發花、血壓下降及意識不清。

      專家建議:一般應口服補液(葡萄糖20g、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加溫開水至1000ml),明顯脫水者應靜脈補液。抗菌治療用環丙沙星等喹酮類藥物,兒童可選用三代頭孢菌素或磷霉素。中毒性菌痢則需及時送醫院搶救、治療。

      沙門氏胃腸炎

      傳染源

      沙門菌腹瀉是除傷寒及副傷寒甲、乙、丙以外的沙菌感染引起的腸炎,發病率在腹瀉病中居第三位。沙門菌造成的腹瀉現已知有2000多個血清型或變種,與人類關系密切的約50個菌型,以沙門式胃腸炎較為普遍。沙門菌喜濕耐寒,不耐熱,在水中可存活數月。該菌存在于豬、牛、羊、狗、雞、鴨及鼠類的腸道、內臟與肌肉中,當人們進食未煮熟的被污染肉類、內臟或蛋制品、乳類后,會感染發病。

      癥狀

      急性胃腸炎型常伴有發熱、嘔吐、稀水樣便,少數有黏液膿血便;傷寒型腸炎癥狀類似傷寒,患者會持續發熱,可能伴有肝脾腫大;敗血癥型腸炎馳張熱,血培養為陽性,可能有局部感染。

      專家建議:應以及時補液及對癥處理為主,嬰幼兒及年老體弱者應用抗生素治療。

      病毒性肝炎

      傳染源

      經腸道傳播的病毒性肝炎是傳染病中比較可怕的一類。人們外出旅游、游泳、進食海鮮、乘涼小吃、生冷蔬菜和水果都會大大增加感染甲肝和戊肝的機會。國內外都曾發生過甲肝和戊肝的爆發和流行。

      病毒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他們從糞便中排出的大量病毒會污染水源、食物及周圍環境,正常人群一旦接觸這些污染物,就可能導致發病。另外,夏季蒼蠅污染食物也是肝炎病毒的傳播原因之一。

      癥狀

      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潛伏期大約為半個月到一個月時間。發病時特點相似,多數病人癥狀初起時類似感冒或胃病,有發熱、怕冷、疲乏無力、不思飲食、惡心、嘔吐、厭油等等現象,容易被誤認為是感冒或胃炎。一般患者幾日后會退燒,但尿色漸深,出現眼和皮膚變黃,肝區疼痛等,此時肝功能異常(轉酶高達幾百、甚至至于幾千單位,膽紅素明顯升高)、肝脾腫大。

      甲肝和戊肝的易感人群及病情不同,甲肝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病程一般為1至2月,極少轉為慢性或重癥肝炎。戊肝患者以青壯年和老人為多,其中孕婦和老年人病情嚴重且病死率高。戊肝患者黃疸持續時間較長,淤膽型肝炎比例高,總體看要比甲肝嚴重。

      專家建議:甲肝和戊肝的治療原則和方法大致相同,急性期傳染性強,需要住進醫院隔離治療,主要使用復方雙花沖劑、茵梔黃制劑、清開靈注射等等,一般只要治療及時,充分休息,預后良好。

      甲肝和戊肝的預防主要從加強衛生管理,防止病從口入,注意飯前飯后洗手,勿食生冷。水果、蔬菜要反復清洗,肉類和海鮮食品一定要新鮮,并烹飪熟透。醫療部門現在已研制成功甲肝疫苗,該疫苗預防效果好,可以在全社會推廣使用。目前戊肝的預防仍需從加強個人衛生和消毒措施做起。

      流行性乙型腦炎

      傳染源

      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夏季。乙腦多數為隱性感染,豬是主要的傳染源(人作為傳染源的可能小),病毒通過蚊蟲傳播。潛伏期4至21天,一般為14天左右。

      癥狀

      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意識障礙以及頸項強直(脖子硬)等。病程第3天會出現驚厥或昏迷,重者出現呼吸衰竭。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综合V亚洲欧美久久|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综合免费| 久久综合丁香激情久久|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777|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午夜激情影院综合|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婷婷五月六月激情综合色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亚洲第一综合色| 熟女少妇色综合图区|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 五月天激激婷婷大综合丁香| 天天久久狠狠色综合|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色综合天天综合狠狠|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欧美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 自拍 偷拍 另类 综合图片|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