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呼吸困難的病因
我們身體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要呼吸數十次,如果在劇烈運動的時候,呼吸就會更加頻繁。每一次呼吸就可以為我們身體補充大量的氧氣,呼出來更多的二氧化碳。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了某一種異常反應,就很可能影響到呼吸,讓呼吸變得非常困難。那么,慢性阻塞性呼吸困難的發病原因是什么?
發病原因
由于呼吸系統病癥引起的,包括:
上呼吸道疾病
咽后壁膿腫、扁桃體腫大、喉異物、喉水腫、喉癌等。
支氣管疾病
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異物和腫瘤等所致的狹窄與梗阻。
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各型肺炎、肺結核、肺淤血、肺不張、肺水腫、肺囊腫、肺梗死、肺癌、結節病、肺纖維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等。
胸膜疾病
自發性氣胸、大量胸腔積液、嚴重胸膜粘連增厚、胸膜間質瘤等。
胸壁疾病
胸廓畸形、胸壁炎癥、結核、外傷、肋骨骨折、類風濕性脊柱炎、胸壁呼吸肌麻痹、硬皮病、重癥肌無力、過度肥胖癥等。
縱隔疾病
縱隔炎癥、氣腫、疝、主動脈瘤、淋巴瘤、畸胎瘤、胸內甲狀腺瘤、胸腺瘤等。
主要類型
根據主要的發病機理,可將呼吸困難分為下列六種類型
肺源性呼吸困難
由呼吸器官病變所致,主要表現為下面三種形式:
1) 吸氣性呼吸困難:表現為喘鳴、吸氣時胸骨、鎖骨上窩及肋間隙凹陷-三凹征。常見于喉、氣管狹窄,如炎癥、水腫、異物和腫瘤等。
2) 呼氣性呼吸困難:呼氣相延長,伴有哮鳴音,見于支氣管哮喘和阻塞性肺病。
3) 混合性呼吸困難:見于肺炎、肺纖維化、大量胸腔積液、氣胸等。
心源性呼吸困難
常見于左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源性肺水腫,其臨床特點:
1) 患者有嚴重的心臟病史。
2) 呈混合性呼吸困難,臥位及夜間明顯。
3) 肺底部可出現中、小濕鑼音,并隨體位而變化。
4) X線檢查:心影有異常改變;肺門及其附近充血或兼有肺水腫征。
中毒性呼吸困難
各種原因所致的酸中毒,均可使血中二氧化碳升高、pH降低,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或直接興奮呼吸中
樞,增加呼吸通氣量,表現為深而大的呼吸困難;呼吸抑制劑如嗎啡、巴比妥類等中毒時,也可抑制呼吸中樞,使呼吸淺而慢。
血源性呼吸困難
重癥貧血可因紅細胞減少,血氧不足而致氣促,尤以活動后顯劇;大出血或休克時因缺血及血壓下降,刺激呼吸中樞而引起呼吸困難。
神經精神性與肌病性呼吸困難
重癥腦部疾病如腦炎、腦血管意外、腦腫瘤等直接累及呼吸中樞,出現異常的呼吸節律,導致呼吸困難;重癥肌無力危象引起呼吸肌麻痹,導致嚴重的呼吸困難;另外,癔癥也可有呼吸困難發作,其特點是呼吸顯著頻速、表淺,因呼吸性堿中毒常伴有手足搐襦癥。
不論是什么情況下的呼吸困難,都應該及時的去看醫生,特別是在吃飯的過程中突然呼吸困難,那么很容易讓食物堵塞器官,引起窒息,如果不加以救治的話,很可能就會一命嗚呼。這種危險的情況在生活中不是沒有發生過,所以建議大家多多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