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炎的方法有什么
慢性胃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由于在慢性胃炎發(fā)病中飲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防治胃炎的關鍵。俗話說,胃病三分吃藥,七分靠養(yǎng),只有飲食和藥物相結合才能徹底治愈。那么,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胃炎的一些治療方法吧。
一、慢性胃炎西醫(yī)治療方法
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一般主張無癥狀者無需進行治療。若有癥狀可參考下列方法進行治療:
1、避免引起急性胃炎的因素:如戒除煙酒避免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藥物如NSAID等。
2、飲食治療:原則上要多次少餐,軟食為主,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更重要的是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和多年經驗,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食譜。
3、藥物治療:Hp相關性胃炎需進行根除Hp的治療。而其他慢性胃炎尚無特效療法,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轉,因 此主要是對癥治療。慢性胃炎多數胃酸偏低或無酸,但其本身無特
殊治療,可適量給予稀鹽酸和胃蛋白酶。
還有些患者服鹽酸后反覺胃部不適,可能是黏膜糜爛,鹽酸刺激所致。有報道用西咪替丁甲氰咪胍治療慢性胃炎,療效亦較
顯著。這些從理論上尚無法解釋,但事實經驗如此。
此外合并貧血者,若為缺鐵,應補充鐵劑。大多細胞貧血者根據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分別給予補充,直至癥狀和貧血完全消失。
二、慢性胃炎中醫(yī)治療方法
慢性胃炎是最常見的胃病,屬中醫(yī)學“胃脘痛”、“痞滿”、“吞酸”、“嘈雜”、“納呆”等病范疇。中醫(yī)認為,慢性胃炎多因長期情志不遂,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常,導致肝氣郁結,脾失健運,胃脘失和,日久中氣虧虛,從而引發(fā)種種癥狀。在臨床上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
1、食滯傷胃型:患者飲食不節(jié)致使脾胃受損,食積胃脘,脹滿痞痛,惡心嘔吐,噯腐吞酸,大便秘結有腐敗異臭,舌質紅,苔厚黃膩,脈象弦滑。
證屬食滯傷胃、腑氣不通,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術、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雞內金、麥芽、炒萊菔子各15克,木香、厚樸、半夏、陳皮、枳實、大黃另包后下各 10克,生姜5片。每日一劑,水煎服。
2、脾胃虛寒型:患者胃脘墜脹不舒,食欲不振,嘔吐酸水,隱隱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則輕,餓時疼甚,進食稍
減,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質淡、胖大、邊有齒印,苔薄白,脈象沉細弱或浮大無力。
證屬中氣不足、脾胃虛寒,宜補中益氣,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芪30克,黨 參15克,白術、茯苓、山藥、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 各12克,陳皮、良姜、香附、吳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那么要怎么調理慢性胃炎呢?
1、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
2、適量增加水果和蔬菜。
3、調適胃酸分泌。胃炎患者宜食肉纖維短而柔軟的肉類,如魚、蝦、雞肉、嫩牛肉、瘦豬肉等。
小編需要溫馨提示大家,慢性胃炎患者作息要規(guī)律,保證睡眠時間,飲食宜溫熱,食物選擇以清淡、少油膩、少刺激性、易消化為主。多食不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香蕉、蘋果、梨等,并應養(yǎng)成細嚼慢咽的習慣。并保證一定的運動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