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盯上”上班族 專家教你預防四方法
對于心血管疾病,長期以來的經驗,讓我們錯誤地認為高血壓、糖尿病等心內科疾病是老年人的“專利”,與年輕人無關。但隨著“過勞死”、“亞健康”等都市病的興起,心血管疾病已經攻陷了“年齡”的壁壘,越來越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剖析上班族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原因
一、高鹽飲食
現代人患高血壓的常見因素中,高鹽飲食位居首位。北方人的口味比較重,吃飯追求咸香,早上喝個胡辣湯,中午各種炒菜,晚上吃火鍋,這一日三餐,頓頓都很咸。正常的鹽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克,但多數人都在9克以上,但鹽多必失,鈉攝入量過多,會引起鈉水潴留,造成血管容量加大,最終導致血壓升高。
二、壓力大、精神緊張
過去,會計、司機等少數職業因壓力大、精神緊張而高血壓發病率較高,但現在處于社會轉型期,人們的壓力除了來自于工作,還來自于家庭,如買房購車、教育就業、醫療保障等等,壓力無處不在。壓力大、精神緊張,同樣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
三、熬夜
有些人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熬夜,有些人習慣了晚睡,還有些人夜生活很豐富,舍不得睡。智能手機普及以來,不少人撥拉著手機玩個不停,從當下最火的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很多朋友凌晨一兩點了還在活躍。
另外,熬夜、睡眠不好,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升高,而高血壓反過來又會增加睡眠難度。不良習慣 如嗜好煙酒。煙草對血管的危害主要來自于尼古丁,尼古丁會造成血管平滑肌收縮,導致血壓升高。高血壓患者戒煙后,低壓會直接降5~10個毫米汞柱。而酒精則會使動脈血管硬化,降低血管的彈性,最終導致高血壓。
專家支招:上班族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招數一:遠離咸鹽!
吃鹽過多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血壓增高;血壓增高將增加血液對血管壁的張力。研究表明,如果血管長期處于高強度張力的控制之下,會加速老化進程。因此,遠離咸鹽應成為危害血管健康的第一要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食鹽攝入量以等于或低于6克為宜,這已經兼顧到生理和口味兩方面的需要。
召招數二:戒煙限酒!
首先,必須戒煙。因為煙中的尼古丁能使血液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升高,更可損害血管的內膜結果。煙齡和煙量和血管的損害成正相關,即吸煙時間越長、吸煙數量越多,動脈壁纖維越厚,黃斑形成和冠狀動脈鈣化越嚴重,患動脈硬化的機會就越高。
再看看酒。首先,所有酒(包括白酒、啤酒和紅葡萄酒)對人體都有相似的負面影響,包括損害神經系統、損害肝臟、損害胃腸道黏膜等。長期飲用白酒和啤酒會促進肝內膽固醇合成,使血中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嚴重損害血管的健康;而紅葡萄酒因含有一定量的多酚,可能對維護血管的健康有所益處。由此,營養學家目前持這樣的觀點:不提倡飲酒(包括紅酒),若飲酒,應飲用紅葡萄酒,且每餐不宜超過一小杯。
招數三:親近青菜,遠離肥膩食物
目前的研究已經明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導致血管病變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型高半胱氨酸”是一種肉類或奶品代謝時產生的氨基酸,高氨基酸水平會引致動脈血管內皮功能減弱,使血管粥樣硬化,增加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補充水溶性維生素葉酸,可有效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并提高血管的彈性。含有最豐富葉酸的最主要是綠色蔬菜,例如菠菜、青豆等。每日進食3兩左右的菠菜,即可為機體提供200微克的葉酸,這足以為血管提供有效的保護。
招數四: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為預防心血管疾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必需的。除了上述飲食原則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尚包括以下內容:每日堅持40至60分鐘的有氧體育鍛煉,包括游泳、快走、慢跑、登山、騎車等,以加快血液循環,增強血管的彈性;同時消耗體內多余的脂肪,減少脂質對血管的損壞。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輕松愉快的情緒,也能減少對血管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