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的病因是什么? 如何防治漏斗胸的發生?
漏斗胸是一種先天性并常常是家族性的疾病,男性較女性多見,有報道男女之比為4:1,屬伴性顯性遺傳。有家族史者漏斗胸的發生率是2.5%,而無家族史者漏斗胸的發病率僅1.0%。
漏斗胸屬漸進式病變,在出生時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后才愈來愈明顯而被家長發現。漏斗胸的外型特征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帶駝背以及上腹突出。
漏斗胸的病因是什么? 如何防治漏斗胸的發生?
漏斗胸的臨床表現
嬰兒期漏斗胸壓迫癥狀較輕者常未被注意。有些雖有吸氣性喘鳴和胸骨吸入性凹陷,但常未檢查出呼吸道阻塞的原因。
患兒常體形瘦弱,不好動,易得上呼吸道感染,活動能力受到限制。用力呼氣量和最大通氣量明顯減少。活動時出現心慌、氣短和呼吸困難。體征除胸廓畸形外,常有輕度駝背、腹部凸出等特殊體型。
漏斗胸的病因
有人認為漏斗胸是由于肋骨生長不協調,下部較上部小,擠壓胸骨向后而成。也有人認為是因膈肌纖維前面附著于胸骨體下端和劍突,在膈中心腱過短時將胸骨和劍突向后牽拉所致。
胸骨體(特別是劍突根部)及其相應的兩側第3~6肋軟骨向內即陷,致使前胸壁狀似漏斗,心臟受壓移位,肺也因胸廓畸形而運動受限,影響患兒的心肺功能。
患兒活動后心悸氣促,常發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甚至發生心力衰竭。癥狀在3歲以后逐趨明顯,凹胸,凸肚,消瘦,發育差。漏斗胸是胸骨、肋軟骨及一部分肋骨向脊柱凹陷形成漏斗狀的一種畸形,絕大多數漏斗胸的胸骨從第二或第三肋軟骨水平開始向后,到劍突稍上一點處為最低點,再返向前形成一船樣畸形。兩側或外側,向內凹陷變形,形成漏斗胸的兩側壁。
漏斗胸的肋骨走行斜度較正常人大,肋骨由后上方急驟向前下方凹陷,使前后變近,嚴重時胸骨最深凹陷處可以抵達脊柱。
年齡小的漏斗胸患者畸形往往是對稱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漏斗胸畸形逐漸變得不對稱,胸骨往往向右側旋轉,右側肋軟骨的凹陷往往較左側深,右側乳腺發育較左側差。
后胸部多為平背或圓背,脊柱側彎隨年齡逐漸加重,年齡小時不易出現脊柱側彎,青春期以后患者的脊柱側彎較明顯。
漏斗胸畸形壓迫心肺,心臟多數向左側胸腔移位。兒童往往表現為一種獨特的虛弱姿勢:頸向前伸,圓形削肩,罐狀腹。胸骨體劍突交界處凹陷最深。有家族傾向或伴有先天性心臟病。
漏斗胸的檢查
1、胸部CT檢查
更能清楚地顯示胸廓畸形的嚴重程度及心臟受壓移位程度。
2、心電圖
可以表現為V1的P波倒置或雙向,也可以有右束支傳導阻滯。
心導管檢查可以描記至舒張期斜坡和平臺,與縮窄性心包炎所見相同。心血管造影顯示右心受壓畸形和右室流出道受阻。
3、X線檢查
可以見到肋骨的后部平直,前部向前下方急傾斜下降,心影多向左側胸腔移位。
漏斗胸的預防護理
本病為家族性顯性遺傳病,無有效預防措施。對于胸廓畸形不嚴重的患兒主要應采取預防措施,以防止其繼續發展。
新生兒的鈣營養有賴于母親體內的維生素DVd含量和鈣營養狀況,主要在于懷孕中晚期準媽媽的自身情況,以及向胎盤供應的維生素D和鈣營養是否充足。
如果此時孕婦體內維生素D和鈣不足,出現鈣平衡失調,必然會影響胎兒從母體對鈣的吸收,使得胎兒鈣攝入和鈣貯存均不足,這樣新生兒就容易在出生后不久出現漏斗胸的早期癥狀。
各位準媽媽在孕婦懷孕24~30周后,必須加大預防維生素D和鈣缺乏的力度。
1、母親在孕末期要注意營養,多吃蛋類,動物肝臟等含維生素D及蛋白質多的食物,經常曬太陽,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和鈣劑。
初生寶寶應盡量采用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維生素D及其他營養易于吸收。
2、急救緩解措施: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國外此類手術年紀最小的患者的年齡約4~5歲。目前最佳手術年齡應視醫院條件和手術醫生水平而定。
專家認為,根據小兒骨質的特征,漏斗胸的最佳矯正時機是在2到4歲,低年齡手術可不影響兒童發育。目前1~3歲患兒做此類手術,大部分效果是很好的。
3、曬太陽是預防漏斗胸最方便、經濟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小嬰兒過了滿月后,可逐步增加日曬時間。
在正常天氣下,每日曬太陽2小時左右就可以滿足維生素D的需要。夏季避免陽光直曬,可在樹蔭下玩耍。
曬太陽時不要隔著病璃、戴著帽子或口罩,否則達不到抗漏斗胸的目的。
4、盡量每天在戶外活動1~2小時,可散步或做孕婦體操。即使懷孕晚期行動不便,也要在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如早晨8~9點鐘或下午4~5點鐘在戶外坐坐。
這些措施可促進維生素D在體內的合成,提高機體內源性維生素D的含量和貯備量。
5、按時服藥也是必不可少的預防措施。寶寶出生半個月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和鈣劑,并定期到保健單位進行健康查體。
溫馨提示
早產兒、多胎兒和低出生體重兒在出生后,要及早注射或口服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積極預防和減少漏斗胸的發生與發展。
通過360常識網上文的介紹,你知道漏斗胸的發病原因到底有有哪些了嗎?你知道漏斗胸患者應該怎么治療才最有效果了嗎?漏斗胸雖然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只要我們及時發現,盡快地采取治療措施,平時做一些預防的工作,一定會遠離疾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