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落枕緩解方法 妥妥幫你趕走疼痛
每次睡覺落枕,起床了之后我們都在想,究竟是為什么落枕了呢?落枕的原因不外乎兩條,一是睡眠姿勢不當,枕頭過高或過低,頭部滑落于枕下,使頸部斜向一側;二是睡眠時偶感風寒,造成局部經絡不通汽血運行不暢。落枕的時候頸背僵硬,稍稍一挪動就會感覺到疼痛,而且很難緩解。落枕了應該怎么辦呢?今天教你幾個穴位,緩解落枕沒問題!
1、按揉耳反射區上的枕穴
落枕,在患者兩個耳朵上的枕穴上按壓,這時要忍一會,等疼痛緩解一些時,頸子就可以轉了;按2~3分鐘后,僵硬的頸子一下子輕松了許多;繼續按壓了幾分鐘,頸子就能自由活動了。
2、旋腳大拇指
將落枕同側的腳抬起來,把腳大拇指給掰開來,慢慢的以順時或逆時的方向按摩旋轉,則您的落枕,將獲得最大的修復(如果發覺腳拇指肌肉緊繃,那表示脖子兒扭傷了,得上醫院)。平時經常按摩,將直接或間接地疏緩您頸項的肌力,有助于預防您脖子的傷害。尤其是你們老坐在計算機前面辦公一定要常按摩!
3、搟面杖搟患側脖子
其實落枕沒那么可怕,也沒必要跑醫院里受那么多的罪。把家里的搟面杖拿出來,然后拜托家人把你的脖子想象成一個面團,然后用平常搟面的力度搟一搟你那根轉不過來的脖子就可以了。
注:要想預防落枕,就一定要選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頭。通常情況下,理想的男性枕頭高度約6 至8 厘米,女性約4 至7 厘米。
4、點揉穴道:
如果頸連著肩部落枕,病在小腸經,取后溪穴;
如果連著后背疼,病在膀胱經,取束骨穴;
只是兩側頸部疼的話,病在膽經,取懸鐘穴。
【落枕穴】
落枕穴是治療睡覺時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為落枕穴。落枕穴在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就是落枕穴。
用食指指腹,或圓珠筆頭(不是筆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會變得輕松多了。
主治癥狀:落枕穴的主治癥狀為:落枕、手臂痛、胃痛,是治療睡覺時落枕的特效穴道。
【后溪穴】
如果頸連著肩部落枕,病在小腸經,取后溪穴;
如癥狀是左側的頸部落枕,能前后動,不能左右轉動。而且肩、背部不疼——這就是頸連著肩部落枕,病在小腸經,可取上腸經上的后溪穴。
細揉其穴位,若發現指下有小米粒裝的顆粒,重按疼痛,就用大拇指按3分鐘,穴位已經下陷,紅紅的。可用針灸,要留針30分鐘,中間5-10分鐘行針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