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常識 不同人群如何保健好
隨著我們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生保健再也不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反而在生活中我們也無時無刻的進行著保健。那么我們養生保健有哪些常識呢?又該如何保健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目錄
1、養生保健的原則 2、男人保健常識
3、女性經期保健常識 4、老人夏天保健常識
5、夏季孕婦保健常識 6、寶寶保健常識
7、產婦保健的科學方法 8、產婦保健的注意事項
養生保健的原則
俗話說,十年為一代,我們的身心每過10年也會發生不少變化,適應這些變化,并遵循以下幾個原則,能讓養生效果事半功倍。
心態年輕“10”歲
“我老了,沒用了”、“我成了兒女和社會的包袱”是不少老年朋友退休后的心理。從工作崗位走下來后,生活反差太大,很多人出現強烈的失落感,容易焦慮、空虛等。沈雁英說,其實一個人的心態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的健康,但人們對飲食和運動的看重遠大于心態。心態年輕10歲,意思是說即使步入中老年,依然要努力保持青壯年的心態,積極向上,精力充沛。
最美夕陽紅,人老了,雖然不再有身體和年齡優勢,但你擁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它們是一筆寶貴的隱形財富。在日本,很多老人將退休看成“人生第二春”的開始。沈雁英說,保持心理上的“青春態”能幫助老人更好地融入社會,擁有更多興趣愛好,結交知心朋友,可延年益壽。
防病提前“10”歲
如果你今年50歲,就應該像60歲的人那樣重視健康。沈雁英說,這一原則蘊含著兩個最重要的關鍵詞,“謹慎”和“預防”。人到中年,身體就像一輛行駛多年的老車,開起來不再那么順手,需要你更多的關注,更謹慎地駕駛。“我們對身體一定得服老。”沈雁英說,謹慎駕駛身體這輛“老車”,最大的收獲便是“預防”疾病。
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人,通過堅持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避免被這些病纏上;已有這些疾病的人,則要注意避免出現心腦血管突發事件、嚴重糖尿病并發癥等。
健康“10”年一個坎
人體每10年就要面對一個不同的健康坎。30歲時,人體各項機能達到鼎盛,之后開始走下坡路。比如,絕大多數女性50歲時進入更年期,由于激素變化易出現內分泌紊亂、焦躁不安、愛發脾氣等。
沈雁英說,40歲后,我們的膝關節慢慢開始出問題;50歲后,消化功能比30歲時變弱了30%,癌癥風險明顯增加;60歲后,心肺功能明顯下降,心腦血管疾病增多;70歲后,神經系統發生較大變化,認知功能障礙增多,衰老更加明顯。面對這些“健康坎”,我們要有針對性地積極預防,各個擊破。
價值觀“10”年一變
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心理特點。中國自古就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的說法,這主要是根據心理成熟程度來劃分的。從每個人生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來看,一般20~30歲是人生的迷茫期,30~40歲是奮斗期,40~50歲是期盼期,50歲以后進入不安期,走路腿疼、掉牙等問題越來越多,容易出現心理上的不安,以及對衰老和死亡的恐懼。
面對這些心理特點,不妨以10年為界,每10年就靜心想想今后10年想過什么樣的生活,該如何努力實現。美國研究發現,人在年齡逢9時,如49歲、59歲等,更愛思考或質疑生命的意義,更容易在事業、婚姻等方面做出改變,發生價值觀的“脫胎換骨”,此時是做人生規劃的好時機。
飲食吃夠“10”拳頭
2014年,北京市衛計委首次發布《吃得好吃得巧夕陽無限好———老年人健康膳食指導口袋書》,強調科學的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對預防慢病、提高生活質量十分關鍵。書中將老人每天的進食量概括為“10個拳頭”,老年朋友可以用拳頭當“秤”,來估計自己一日三餐的合理進食量。
“10個拳頭”的具體飲食原則是:每天吃不超過1個拳頭大小的肉類,包括魚、禽、蛋、肉,其中魚肉營養價值較高,可適當多吃,豬肉等紅肉應控制好量;吃2個拳頭大小的谷類,包括粗糧、雜豆和薯類,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是不錯的主食選擇;保證2個拳頭大小的豆制品和奶制品,這對骨骼健康大有裨益;每天吃不少于5個拳頭大小的蔬菜和水果,尤其要注意深色綠葉菜的攝入。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想辦法保證食物的多樣性,每個拳頭里的食物要經常換著種類吃,不能愛吃米飯就頓頓吃米飯。此外,要適當吃些混合堅果,每天一小把為宜,并注意多喝水。
健康快樂多活“10”年
“我們總是羨慕比自己年輕的人,恨不得有顆不老仙丹,讓自己年輕十幾二十歲。但人體衰老是自然規律,不可避免,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健康快樂地多活10年。”沈雁英說,別看現代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但很多人的最后幾年都是躺在床上、讓人伺候著度過的,質量并不高。我們不應僅僅活著,更應該健康、高質量地活著。
瑞士蘇黎世大學一項16721人參與的研究發現,只要堅持合理飲食、積極鍛煉、戒煙和限酒這4個良好生活習慣,就能延長10年預期壽命。研究負責人布萊恩•馬丁博士舉例說,有4種不良生活方式的75歲男性,未來10年幸存幾率僅為35%,如果戒掉這4個不良習慣,幸存率會達到67%。相應地,75歲女性的兩個幾率分別為47%和74%。沈雁英說,我們還可以向廣西巴馬、江蘇如皋等地的長壽老人學習,他們絕大多數人都堅持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原則,哪怕高齡仍熱愛活動,飲食上蔬菜水果攝入量大,心胸豁達等。
男人保健常識
很多男性由于年齡的增長,慢慢的出現了生理機能減退的現象,一般都會出現精力下降、性功能減退等一系列的現象。給男性朋友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那么最常用男人保健方法有哪些呢?就看下面養生專家為大家指出的一些建議吧。
不是大家經常都會說這樣一句話嘛:年輕的時候都在用自已的健康來拼命換取財富的,然而人一旦到了中年這個階段就更應該注重養生了,是我們該享受的時候了。然而,其實有時候我們花費大量的金錢也不一定會買到健康的,我們只有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永保健康,看下面介紹的幾種保健方法吧:
戒除不良的飲食習慣
應該嚴格控制或戒除危害健康并傷“性”的吸煙和酗酒。同時飲食中適當增加肉類、蔬菜、水果和堅果的比重,它們可以增進人的性欲、增加微量元素,有利于人體的健康。
控制體重的增長
現代社會,人們已經不必為衣食犯愁了,由于飲食無節制而出現的“大胖子”的頻率明顯增加了。過度肥胖使人的身體要承載過重的負擔,而且可能會不堪重負。此外,肥胖還容易誘發許多疾病,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選擇合適的項目,進行適度的體育活動
人到中年,其體力精力在走下坡路,易疲勞,愛發懶,生活貪圖安逸,工作上迷戀輕閑。散步、慢跑、爬樓梯等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和一般的抗病能力,并可消耗掉多余的能量,保持體重的穩定。但是過于激烈的運動和某些騎跨運動,如激烈的競技運動、長時間騎自行車等是有害的,應該盡可能回避。
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緒
中年人家庭瑣事多,工作任務重,情緒容易波動。人在發怒時,情緒急劇變化,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體內血液循環不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干擾,容易誘發胃腸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要淡泊名利,不要為金錢、名利、地位而太過辛勞、太過爭強好勝,不良情緒不僅會招致各種疾病,還會影響家庭關系。
女性經期保健常識
天氣的變化會加重月經給身體帶來的不適,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了,對于女性來說,經期更需要及時護理。下面健康有道網(jkyd.net)小編就來為姐妹們介紹下經期如何保健身體,和經期的一些生活注意事項,女性朋友們可要牢記了。
經期吃什么好
蛋白質:經期內應多攝入蛋白質,可吃白色肉類、蛋、豆腐來補充經期反流失的營養素。
維生素B群:多吃蔥白、木耳、花生、核桃、大棗等來補足維生素B群。
高纖維食物:攝入高纖維食物,可促進動情激素的排出,增加血液中的鎂含量,有利于調整月經和鎮靜神經,如全谷類、糙米、燕麥等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
經期不能吃什么
巧克力與酒:消耗維生素B與礦物質,還會讓人發胖。
含咖啡因飲料:會讓情緒不穩定,引起乳房脹痛,破壞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
生冷:會造成血液不流暢,月經不調。
辛辣:過于刺激,容易導致痛經、經血過多等癥狀。
經期如何運動
經期雖然常讓我們感到不方便,但適量的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腹肌和盆底肌的收縮與放松,有利于經血的排出。
經期可做些簡單的運動來緩解身體的不適,如做些伸展動作、冥想型瑜伽等。運動量要控制,別進行高強度、大運動量的運動,跑步、跳躍就不要做了,游泳也要避免。
運動后要注意保暖,小心因出汗而受寒。如果在運動過程中感到不舒服應該立刻停止運動,別勉為其難。
經期的生活禁忌
捶腰:經期的腰部酸痛是由盆腔充血引起的,捶打會腰部什么導致盆腔充血更加嚴重,反而加劇痛感,另外,還會導致流血增多,經期延長。
體檢:由于經期體內各項荷爾蒙分泌的影響,經期做體檢難得到真實的數據。婦科檢查、尿檢、血檢跟心電圖的結果都將不準備。
坐浴:經期子宮頸口張開,坐浴可能使細菌進入導致感染。
情緒激動:情緒過于激動、抑郁憤怒常使氣滯進而導致月經后期、痛經、閉經等。
經期個人衛生的清潔
勤換衛生巾,最好兩個小時換一次,每天用溫熱水清洗外陰2次。
不要洗冷水浴
切勿長期用抗生素和化學藥物沖洗陰道,防止菌群失調引起陰道炎。
經期該如何調整情緒
經期可能會讓人感到煩躁、憂郁,出現乏力、嗜睡、哭泣甚至大怒的現象。這時應該轉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多與母親或姐妹聊天,將煩悶的心情訴說出來,有利于情緒的控制。
當然更重要的是自身的調整,學會自控,正確認識月經便不會在經期產生不好的情緒,如果真的不舒服就盡量就醫咯。
如何緩解痛經
痛經是許多女性會出現的癥狀,也是許多女性感到煩惱、情緒不好的原因所在。一些生活上的小留意,能對痛經起到緩解作用喔。健康有道網(jkyd.net)小編的小建議:
注意保暖:可以加速血液循環,關使肌肉放松。多喝熱水或在腹部放熱水袋,都能進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服用止痛藥:在經痛開始后,用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止痛藥,效果好的止痛藥會在20分鐘后起效,并持續12小時不會疼痛。不過要注意適量,過量服用止藥對身體無益,當藥也起不了作用時要馬上就醫。
多喝紅糖水:紅糖水對一些女性的經痛有緩解作用,而且制作裝簡單,大家可以試一下。
補充礦物質:鈣、鎂、鉀等礦物質也能幫助緩解經痛,在月經前及期間服用,就可達到效果。
老人夏天保健常識
夏日炎炎,酷暑難耐,年輕人一般就要靠空調、電風扇、冷飲等來熬過夏天,但是老年人因機體的冷熱調節能力下降,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肆無忌憚的吹著空調電風扇,更不能多吃冷飲,他們如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并及時補充體液,容易誘發多種疾病。老年人在夏季更要注重養生與保健。所以我們馬上就來學習一下老人夏天保健的常識。
夏季運動
夏季是人體心火旺、肺氣衰的季節,起居方面要適當地晚些睡覺、早些起床,運動宜適量。散步、慢跑、游泳等均有利于提高老人的心肺功能。此外,老人可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頻率和深度,不僅能有效地提高肺活量,還可改善腦供血,對增強體質頗有益處。中午老人要適當睡眠,保持精力,但由于天熱出汗毛孔擴張,機體易受風寒侵襲,所以老年人不可露天或在樹下睡眠。另外健康老人在運動時要做好檢查與測評,已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需加強家庭防護意識,盡量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家中進行鍛煉。患有各種多發病易發病的老人最好隨身攜帶有關藥物,以備不測之用。
夏季心理
炎熱的夏季,人們往往會出現急性情緒中暑,這對夏季養生危害甚大。特別是老年人,由于“發火”會造成心肌缺血,使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會發生猝死,故防止情緒中暑乃夏季養生的重要十環。首先,要特別注意“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在“靜心”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遇事戒躁戒怒,心平氣和,盛夏陽光強烈、天氣酷熱,加上人體陽氣旺盛,容易使人心煩急躁,老年人在酷熱的天氣里,一定要讓情緒處于平靜狀態,不可過度勞累、激動。良好的心態是身體最好的調節劑,可防止“五臟內火”的滋生。二是根據夏季天氣炎熱和晝長夜短的特點,及時調整與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三是注意居室通風,因為通風可以散去屋里的熱量,使人有涼快的感覺,同時減輕空氣污染。其次,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情緒與睡眠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故夏季尤應給自己安排一個嚴格的就寢起床時間。
夏季防護
夏天室內要有自然風流通,還需備有電風扇、空調等降溫設備,千萬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間里不出來,這樣容易得空調病,感到渾身乏力、頭暈、頭痛等。尤其是在睡眠時,空調、電扇既不能對著人體直吹,也不宜將室溫降得太低。不要為貪圖一時涼快而受風寒,家庭中要常備防暑藥物,如仁丹、十滴水、風油精等。夏季出汗多,易生痱子,刺激皮膚,蚊蟲叮咬引起的瘙癢也可損傷皮膚,發生感染。所以夏季要勤洗澡,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爽。衣服穿著宜寬松、柔軟,最好是純棉制品。
老人夏天保健七大注意事項
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大也要注意養生,那么夏季中老年人要如何養生呢?中老年人養生吃什么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中老年人夏季養生的七大注意。
隨著夏天的到來,氣溫也在逐漸的上升,這個時候人體的腸胃以及身體功能都在不斷的接受高溫的刺激,很容易出現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的情況。老年人的身體原本就是比較弱,所以一定要注意中老年人夏季養生的工作,在生活以及飲食方面進行調養,這樣身體才能夠越來越健康,輕輕松松的度過高溫的夏季。
中老年人夏季養生
第一:少吃肉食
很多老年人的食譜之中,肉類或者脂肪類的食物比較多,這并不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這樣不僅會導致身體中出現營養失衡以及新陳代謝紊亂的情況,同時也更加容易患上高血壓或者高血脂這些疾病,嚴重者還會出現心腦血管疾病。
夏天天氣熱,經常吃肉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所以,老年人夏季養生應該多吃一些具有健脾消暑的食物,常見到的就有苦瓜、豆腐以及綠豆和玉米等等。并且應該盡量少吃那些不容易消化,并且過于油膩或者是辛辣的食材,否則很容易傷害我們的脾胃功能。
第二:少吃甜食
很多老年人在夏季會出現吃甜食較多的情況,例如一些冰淇淋或者是降暑的飲品。甜食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這就導致長生的熱量比較多,如果中老年人吃了太多的甜食,那么就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并且也會影響脾胃功能,最終出現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的情況。
除此之外,老年人如果吃了太多的甜食,那么糖分并不能夠完全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于是就會儲存在我們的身體之中,從而出現肥胖的情況。隨之而來的就是血脂上升,導致心肺功能出現下降,嚴重者還會危害到我們的生命健康。
第三:少喝冷飲
中老年人的脾胃消化以及吸收的能力正在逐步的退化,由于夏季酷暑難耐,所以脾胃功能會出現下降。如果多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或者是冷飲,那么對于脾胃的損傷非常的巨大。
雖然冷飲能夠有效的消暑解熱,但是對于消化道的黏膜會產生很不利的刺激,不僅蠕動速度變慢,甚至會出現痙攣、肚子痛的情況。中老年人應該少喝一些冷飲或者是生冷食物,并且也不能夠喝太濃的茶水。
第四:要講究衛生
中老年人夏季養生應該多吃一些具有清熱的作用的食材,例如新鮮的瓜果之類的,因為這些水果中含有大量地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能夠有效的調節體內的平衡,所以老年人應該多吃一些西瓜、苦瓜、西紅柿、草莓等等。
不過新鮮的瓜果一定要清洗干凈之后才能夠食用,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防止出現各種夏季腸道傳染病。并且生食還有熟食要區分開來,不能夠混合在一起,同時還應該注意消毒。日常也可以多吃一些大蒜或者食醋,這樣能夠有效的殺菌滅毒,同時還有還能夠有效的增加食欲。并且夏季的細菌滋生非常的快,所以食物最好不要隔夜,現做現吃是最好的。
第五:及時的補充水分以及鹽分
夏天天氣熱,所以出汗也是比較多的,這就容易導致體內的水鹽代謝平衡被打破。中老年人夏季養生工作一定要及時的補充水分。補充水份是進行保健的基礎,須知,人體每天至少要攝取兩千五百毫升的水分,這樣體內多余的廢棄物以及毒素才能夠排出體外。并且夏季的餐桌上,食物的味道應該稍微咸一些,這樣能夠有效的補充由于身體出汗所流失的鹽分。但是也不能夠太咸,否則會導致腎臟功能減弱,造成高血壓或者是心力衰竭的情況出現。
第六:保持鍛煉
老年人每天應該至少有半個小時或者是一個小時的鍛煉時間。主要的目的就是活動身子,令我們的身體保持各個肌肉的活力,最終達到舒經活血的目的。
第七:少喝酒不抽煙
人在上了一定歲數之后,身體的眾多器官功能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情況。所以說,這個時候抽煙以及喝酒對于人體的傷害更加的明顯。
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年輕的時候可以喝很多的白酒,但是上了年紀之后喝一點點就會感覺到頭暈。并且上了年紀之后肺部就會出現功能衰退,如果這個時候進行抽煙,那么很容易就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并且想要康復更加的困難。
建議,中老年人應該注意養生,少喝酒、不抽煙,這樣才能夠令身體更加的健康。
夏季孕婦保健常識
隨著夏至的到來,一年中最難熬的酷暑拉開了帷幕,對于正在孕育新生命、大腹便便的準媽媽們來說,夏日更是漫長。為幫助準媽媽們安然度過這個夏天,我們請來了幾位婦產科專家,請她們從衣食住行等方面為準媽媽夏季健康把把脈,提提醒。
衣物要寬松涼爽
夏日炎炎,人體出汗較多,而準媽媽本身就比其他人代謝更旺盛,所以一定要選擇利于排汗的衣物,這樣一是相對涼快,而且出汗后也容易被衣服吸收;而排汗不暢很容易引起皮疹、皮膚感染等。
溫馨提示:建議穿寬松、棉質的衣物,衣著盡量涼爽寬大,胸罩和腰帶不宜束縛過緊,以免引發乳腺增生和影響胎兒的發育。貼身的衣褲最好也選擇真絲或棉質的,以輕軟舒適、容易透濕吸干、散發體溫為宜。
飲食要衛生
夏天,準媽媽飲食要注意飲食衛生,否則會引起消化道感染,嚴重的會導致子宮收縮,面臨早產可能,對準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存在威脅。
溫馨提示: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海鮮類食品不要生吃,街頭燒烤的羊肉串等食品也要少吃。使用冰箱要生熟分開,準媽媽進食前需重新加熱,不能直接食用冰箱冷藏食物。
營養要均衡
夏天的食品比較豐富,為了保證母體和胎兒的營養,準媽媽最好選擇新鮮多樣的食品。要適量地多吃新鮮蔬菜,多吃新鮮豆制品,常吃雞肉絲、豬肉絲、蛋花、紫菜、香菇做成的湯。
溫馨提示:夏季補充營養很重要,但也不要營養過頭了,以免造成嬰兒過大生產困難。每天吃水果最好不要超過1公斤。切忌口渴才飲水,應每隔兩小時喝1次。
保證睡眠
夏天準媽媽的體力消耗較大,很容易感到疲勞;過度勞累使準媽媽面臨容易中暑暈厥、胎動不安或流產早產的危險。
溫馨提示:要有一定時間的午睡,工作中也要注意休息。
溫水擦洗講衛生
準媽媽皮膚的汗腺分泌增多,出汗較多;而且陰道分泌物也會增加、白帶增多,因此應該經常用溫水擦洗,最好每天洗溫水澡、換內衣褲,以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痱子等皮膚問題。
溫馨提示:洗澡水溫應適中,且沐浴時間不要過長,以10-20分鐘為宜,最好每天1次。
不要太貪涼
對于準媽媽來說,由于孕育著胎兒,新陳代謝旺盛,消耗能量明顯增多,因而更是格外貪涼。
溫馨提示:在冷氣較足的房間不宜呆得過久,防止腹部受涼。要避開風扇和空調的出風口,準媽媽在空調房間應間隔一定時間關機開窗,通風透氣。
烈日炎炎需防曬
防曬對準媽媽很重要,因為準媽媽的皮膚更敏感,更容易被曬傷,很多準媽媽就是在度夏時不注意,皮膚上留下了妊娠斑。
溫馨提示:外出一定要打傘或戴遮陽帽,最好涂抹不含鉛的防曬霜,而在返回室內后要盡快洗凈防曬霜。
下雨天悶熱天氣少外出
夏季是多雨的季節,而且悶熱的天氣也比較多。除了在雨天外出有滑倒的危險外,空氣不流通的場所、悶熱的天氣還使準媽媽容易出現胸悶、氣短、心慌甚至暈厥的情況。
溫馨提示:雨天盡量減少外出,不要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盡量選擇空氣新鮮、比較涼爽的地方。
上下班錯過高峰期
許多準媽媽在懷孕階段還要上班,除了要注意交通安全外,準媽媽出行最好錯過早晚的高峰期,因為人多擁擠、情緒緊張都會對準媽媽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寶寶保健常識
兒童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補充能量,也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家長們要遵循以下原則,為寶寶合理搭配膳食。
粗細的搭配
白面,大米等一類精細食品,雖然好吃,但營養單調,缺乏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主食中的玉米、大豆,副食品中的芹菜、韭菜等,除了具有大量的營養素外,還因為其具有粗纖維,可促進兒童嚼肌、胃腸的發育。在兒童飲食中,搭配適當比例的粗糧、蔬菜,更有益育兒童的健康。
主副搭配
尤其要注意兒童早餐中的各種營養的平衡。我國的習慣是,中午、晚上的飲食比較豐富,有大量的疏菜、肉類、豆類。早餐則很不講究。這一點,對兒童很不適應。據調查表明,大多數兒童早餐吃的都很簡單,往往沒有任何副食。一些小學生,上午到第三、第四節課就感到困倦,頭暈注意力不集中。這就是早餐沒有吃好的緣故。早晨,千萬不要怕麻煩,讓兒童拿一塊兒干糧邊走邊吃。要適當給孩子準備主副食齊全的早餐。比如,油條、燒餅等配上什錦醬菜、五香黃豆,肉松、豆漿、小米粥等。
干稀搭配
“粥是世間第一補人之物”。兒童的飲食,一定不能離開稀粥這個最佳食品。為了使兒童喜愛喝粥,可以用米配制成紅棗粥、綠豆粥、蘿卜粥等。這樣,喝起來香美味長,而且具有養脾益胃,清熱解毒,化痰利尿的醫療功能。
寶寶的腦部發育跟其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以下幾類食物不利于腦部發育,如果長時間食用,還會對腦部造成傷害。你的寶寶是否經常食用以下幾類食物呢?媽媽們要注意咯。
1、過咸食物
過咸食物不但會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而且還會損傷動脈血管,影響腦組織的血液供應,造成腦細胞的缺血缺氧,導致記憶力下降、智力遲鈍。人體對食鹽的需要量,成人每天在7克以下,兒童每天在4克以下。日常生活中父母應少給孩子吃含鹽較多的食物,如咸菜、榨菜、咸肉、豆瓣醬等。
2、含味精多的食物
醫學研究表明,孕婦如果在妊娠后期經常吃味精會引起胎兒缺鋅,周歲以內的孩子食用味精過多有引起腦細胞壞死的可能。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成人每天攝入味精量不得超過4克,孕婦和周歲以內的孩子禁食味精。即使孩子大了也盡量少給孩子吃含味精多的食物。
3、含過氧化脂質的食物
過氧化脂質會導致大腦早衰或癡呆,直接有損于大腦的發育。臘肉、熏魚等曾在油溫200度以上煎炸或長時間曝曬的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過氧化脂質,父母應少給孩子吃。
4、含鉛食物
醫學研究表明,鉛會殺死腦細胞,損傷大腦。爆米花、松花蛋、啤酒等含鉛較多,父母應少給孩子吃。經常給孩子吃含鋁量高的食物,會造成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甚至導致癡呆。所以,父母最好不要讓孩子常吃油條、油餅等含鋁量高的食物。
寶寶保健八個錯誤認識
對于現在的新媽媽來說家中的寶寶就是自己的全部。寶寶的健康就是自己的全部思緒。但是對于寶寶的保健又知道多少呢?嬰幼兒的保健對于以后的健康成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兒保健沒有做好的話,對以后的成長也不利。媽媽們也很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也不能盲目的補充哦,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媽媽在幼兒保健常識方面的八個錯誤認識,一起來了解一媽媽們可能出現的誤區吧。
誤區之一:多給孩子吃鈣片補鈣嬰幼兒體內并不缺鈣,而是缺乏促使鈣被人體吸收的維生素D。因此用少量魚肝油滴劑直接滴入孩子口中等食補的方式,其補鈣效果將勝于吃鈣片。
誤區之二:孩子要多穿衣溫度高達近30℃,幼兒園的一些孩子仍然穿著毛褲。其實孩子運動時的熱量常常比大人還多,家長只要讓孩子穿得和自己一樣多就行了。
誤區之三:豆制品是蔬菜豆制品可看作葷菜,如果孩子光吃肉末豆腐,就會缺乏蔬菜。而番茄炒雞蛋則是適當的葷蔬搭配。
誤區之四:孩子大便干燥需吃香蕉等僅吃香蕉是不管用的,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要固定。
誤區之五:孩子不能曬太陽有些家長在孩子曬太陽時,給孩子蒙上紗巾、戴上帽子,有的甚至還隔著玻璃曬。正確的方法是給孩子曬頭后部、手腕、腳腕、屁股,防止生病。
誤區之六:內臟等于肝臟內臟對孩子的發育大有裨益,很多家長拼命給孩子吃肝臟,以為這樣就行了。實際上,內臟還包括心、肺、腰,而肝臟內經常存有有害成分,不宜多吃。因此家長應該多給孩子吃些其它內臟。誤區之八:吃零食有害健康應該多給孩子吃些零食,補充體內營養成分。特別是身材瘦小的孩子,最好晚飯后就給他們吃零食,一直吃到睡覺前為止。上了小學的孩子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增強發育。
誤區之七:蔬菜削皮吃有營養其實蔬菜連皮煮湯很有營養,如帶皮煮的蘿卜湯、絲瓜湯。菜葉比菜梗有營養,比如煮青菜湯就很有營養。
誤區之八:幼兒不喜歡吃肉其實孩子不喜歡吃那種難以咀嚼的肉類,像雞肉、牛肉、羊肉,孩子是喜歡吃那種易咀嚼的肉類,如牛蛙、蝦仁、黃蟮。
產婦保健的科學方法
產后第1周保健指導
1、放松心情,安靜休息產后的第一天,由于分娩體力的消耗,媽媽大都會感到精疲力竭,所以應盡量放松心情安靜地休息,最好能好好地睡一覺。
2、適當進食,補充營養產后應注意營養的補充,多喝一些流質或半流質,幫助體力的恢復;由于疲勞和身體消耗,如果產婦不想吃東西也不必勉強;飲食上可以適當增加水分,這會有利于母乳的分泌。一般來說。對沒有異常情況的新媽媽,現在沒有什么忌口的食物,只是要少吃辛辣的食品,以免大便干燥。
3、清潔身體,保持衛生產后媽媽的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多汗,如果房間里有空調可以進行淋浴,但不能洗外陰,護理人員會對外陰做局部清潔。同時應注意觀察惡露情況,使用大片衛生棉吸收惡露,并經常更換保持干爽舒適。
4、按摩和清潔乳房產后的第3、4天,你的乳房開始感到發脹,應隨時按摩和清潔乳房;同時,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開始喂哺寶寶,每次喂奶后應將殘留的乳汁吸出來,防止乳汁淤積并促進乳汁分泌;你現在還應向醫護人員學習如何為寶寶換尿布、洗澡、喂哺等。
5、慢慢下床走動順產的產婦如無異常情況可在產后8~12小時左右試著慢慢下床走動,或去衛生間排便、處理惡露等。由于產后身體還很虛弱,活動不宜過度、過多,以不疲勞為原則。
6、做好出院準備在產后第5~7天,會陰傷口已經拆線,你就要出院了。這時,你要接受醫生為你做的一些檢查,包括子宮的收縮、惡露的變化、會陰傷口的愈合情況等。出院前,你最好向醫護人員和有經驗的媽媽們討教一下關于寶寶喂養和產后保健方面的問題。
產后第2周保健指導
1、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在寶寶睡覺或給寶寶喂奶的時候,你應抓緊時間多休息,能睡就睡一會兒,不要顧忌白天還是晚上,晚上臨睡前最好喝杯熱牛奶,這樣會有利于睡眠。
2、加強營養,調養身體產后第2周,你的身體仍十分虛弱,需要加強營養進行調養。如果回家后你還要照顧小寶寶,可能會感到很疲勞,這時盡量讓丈夫和家人多承擔一些,你仍然要注意休養。此時,丈夫的關愛和協助是促進你身體恢復及乳汁分泌的良藥。
3、搞好個人衛生出院后的你可以淋浴清潔身體,但還不能盆浴。同時每天注意觀察惡露的變化,應每日清洗外陰至少2次,大便后加洗1次,如有側切傷口者,最好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一日2次,以防傷口感染。要勤換衛生紙(衛生巾)、內褲,內褲和清洗外陰部的毛巾洗凈后要放到日光下晾曬消毒。注意:如果感覺會陰傷口處疼痛轉趨惡化或有腫脹化膿的現象,應立即就醫診治。
產后第3周保健指導
1、睡好午覺你能夠在家人的幫助下照料寶寶,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事。由于夜間要起來喂寶寶,所以,一定要睡好午覺。
2、堅持做產后保健操產后應堅持做保健操,促進子宮、腹肌、陰道、盆底肌的恢復。還盡量減少親朋好友的探訪,這樣可以讓你和寶寶,得到充分的休息,免受打擾。3、適當臥床此時,應適當臥床休息,盡量不要外出,或長時間站立,更不要搬重物。
產后第4周保健指導
1、正常洗浴到了產后第4周,惡露已逐漸減少乃至停止,這時的產婦已經完全可以進行正常的洗浴了。
2、適當出門可以適當地出門,比如外出購物,或和寶寶一起去醫院進行產后的健康檢查,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宜出遠門,也不宜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去。
3、不宜勞累日常家事幾乎都可以恢復著做,護理寶寶的事情也可親自去做,但仍不要過于勞累。
產后第5~6周保健指導
1、護理乳房你的乳汁越來越充沛,這時你可不要因為哺乳而忽視了乳房的護理。對于準備上班的媽媽來說,應盡量少吃催乳食品,因為上班后會逐漸減少喂奶次數。注意乳房的護理,不喂奶時要堅持帶胸罩,經常清洗乳房。對于喂奶的媽媽,在性生活中應避免讓丈夫觸碰乳房,應使用胸罩和乳墊。
2、產后嚴禁性生活一般來說,月子期要嚴禁性生活,產后3個月內要避免性生活,尤其是剖腹產的媽媽,否則會因此導致傷口感染或引發各種婦科炎癥,危害身體健康。如果身體允許,開始性生活時一定要注意做好避孕。
3、適當運動產婦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一些適當的家務勞動和體操鍛煉。產后保健操產后10天就可以做一些適合產婦的保健操,這對于產婦體型、體力的恢復都有很大的好處。具體做法如下:
1、呼吸運動:仰臥,兩臂伸直放在身體兩側,深吸氣,你會感覺到腹部下陷、內臟牽引向上,然后呼氣。通過腹部的運動來活動內臟。
2、挺腹運動:仰臥,雙膝彎曲,抬高臀部,兩腳平放在床上,使身體重量由肩及雙腳支持。加強腰臀部肌肉力量。
3、抬腿運動:仰臥,兩臂伸直平放于身體兩邊,同時舉走雙腿和雙臂,并與身體保持90度。加強腹直肌和大腿肌肉力量。
4、腰部運動:兩膝分開跪下,雙手平放床面,肩肘保持垂直狀態,做左右旋轉腰部的運動。
5、縮肛運動:仰臥,兩膝分開,再用力向內合攏,同時收縮肛門,然后雙膝分開,并放松肛門。鍛煉盆底肌肉。
6、仰臥起坐:仰臥,兩手叉腰坐起,兩腿伸直。可以增強腹肌張力。
7、全身運動:雙臂支撐床面,雙腿跪下,左右腿交換向背后高舉。提示:以上每個運動都要做4個8拍。
產婦保健的注意事項
新媽媽產后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做足,而且還要做對。以下是新媽媽產后保健常見的一些誤區,產婦們要注意盡量避免。孕婦產后保健誤區:
1.只喝湯不吃肉。產后適當多喝一些雞湯、魚湯、排骨湯、豆腐湯等,確實可促進乳汁分泌。但同時也要吃肉,因為很多營養都在肉里,并不完全在湯里。如果只喝湯而不注意吃肉,就會影響身體對營養的攝取。
2.專吃母雞不吃公雞。分娩后體內的雌、孕激素水平降低,有利于乳汁形成。但母雞的卵巢和蛋衣中卻含有一定量雌激素,會減弱催乳素的功效,從而影響乳汁分泌。而公雞的睪丸中含有雄激素,可以對抗雌激素。如果把大公雞清燉并連同睪丸一起吃,無疑會促使乳汁分泌。而且,公雞的脂肪較少,產婦吃了不容易發胖,有助于哺乳期保持較好的身材,也不容易引起寶貝發生腹瀉。
3.每天大量吃雞蛋。盡管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產婦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雞蛋吃多了人體并不能完全吸收,反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其他各種食物的攝取,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不僅不利于產婦的身體康復,而且也不利于乳汁分泌。一般來講,月子里每天吃3-4個雞蛋較為適宜。
4.長時間喝紅糖水。有些產婦在月子一個勁地喝紅糖水,認為能夠活血化淤和補血,促進產后惡露排出。確實是產后的補益佳品,但也并不是喝得越久越好。因為,在產后10天左右惡露開始逐漸減少,子宮收縮基本恢復正常。如果喝紅糖水時間過長,就會使惡露的血量增多,造成繼續失血,引起貧血。通常,產后喝紅糖水的時間以7-10天為宜。
5.每天不限量地喝湯。湯飲味道鮮美,如鯉魚湯、蛋花湯等,不僅容易消化吸收,還可促進乳汁分泌。因此,每個產婦在月子里都少不了喝湯。但喝湯也是有學問的,不可為了增加乳汁分泌就無限制地喝,否則容易引起乳房脹痛,處理不恰當就會引起乳腺炎。
6.料理一定要加酒。酒的作用是活血,對于剛剛分娩后的產婦烹調時加些料酒可以幫助排出惡露。但如果惡露已經排干凈,仍然用酒烹調食物就不適宜了,特別是在夏天。因為酒有可能導致子宮收縮不良,惡露淋瀝不盡。
7.洗發后馬上扎辮子。有的產婦洗澡后,頭發還沒有干時就把濕發扎成了辮子,并且馬上去睡覺。這樣,很容易使濕邪侵襲體內,日后引起頭痛、頸痛。
8.長久看書或上網。產后過早或長時間看書、上網,會使產婦特別是孕期合并妊娠高血壓者眼睛勞累,日后再長久看書或上網容易發生眼痛。所以,在產褥早期不宜多看書或上網,待身體康復后量力而行。
9.吃辛辣食物。月子里胃口不佳時,有些產婦會吃一些辛辣食物來開胃,可辛辣食物有害于產婦的健康。因為,剛分娩后的產婦體內有熱,容易出現口舌生瘡、大便秘結等不適,甚至引起痔瘡。而且,產婦體內的熱會通過乳汁影響寶貝,使寶貝患病。因此,產后1個月內不宜吃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刺激性食物。
10.夏天洗澡貪涼。有些在夏天坐月子的產婦,為了身體舒爽會用不太熱的水沖涼。這種一時貪涼的舉止,往往會帶來許多后患。產后觸冷會使氣血凝滯,以致于惡露不能順暢排出,導致日后身痛或月經不調。洗澡的水應該與體溫接近,大約37℃左右為宜。
11.過早穿塑身內衣。穿著緊身的塑身內衣會影響身體的衛生,不利于產后恢復,特別是剖腹產者。專家建議最好在產后1個月開始穿著,不過,哺乳的產婦還是應堅持使用哺乳文胸。
12.過早做劇烈運動。產后及早運動,對促進體力恢復和器官復位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適量運動。有些產婦急于恢復身材,月子里便開始進行大運動量或較劇烈的鍛煉。這樣,會影響尚未康復的器官恢復,還會影響剖腹產刀口或側切傷口的愈合。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都了解到了保健的常識有哪些了吧。不同人群的保健有著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注意事項,我們也都知道了不同人群應該怎么樣去健身了。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