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投足間都可以養生
2017-07-03 09:41:2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一提到運動,人們往往會想到長跑、打拳、舞劍。而我則足不出戶,在家鍛煉,舉手投足亦養生。一日之中任你安排時間進行,更可以化整為零見縫
一提到運動,人們往往會想到長跑、打拳、舞劍。而我則足不出戶,在家鍛煉,舉手投足亦養生。一日之中任你安排時間進行,更可以化整為零見縫插針地鍛煉。久而久之,可以起到平衡陰陽、調節氣血、祛病健身的目的。
梳頭每天2~3次,每次3~5分鐘,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神經功能。
抓背部人的背部,特別是脊柱,是中醫所稱“督脈”經循行區,有許多穴位。由于抓背的上下左右運動,能觸及多個穴位,并促使脊神經血液循環加速,有利于細胞的新陳代謝。
叩齒每日三餐前,保持全身放松,口唇輕閉,然后上下齒有節律地輕輕相叩,每次叩4~8下,可使牙齒堅固,預防牙病的發生。
打哈欠疲勞或室溫過高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會增多,此時若打個哈欠,可使吸入的氧氣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加,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搓腳心每天晚上洗腳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鐘,對健足健身十分有益。這是因為足底涌泉穴有改善人體體質、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夏日“親水”要合理
人體離不開水,從某種意義上說。水對于人體的親和力和重要性甚至超過食物。有關專家介紹,夏天人們更喜歡和水打交道,但“親水”要合理,才能讓身心“風調雨順”。
據了解,補水可分為“內用”和“外用”,內用以飲用白開水最優,少量多次,小口飲用,總量適度最好(每天的水入量約2000毫升——編者注)。外用可以是沐浴、泡浴、游泳等,泡浴水溫以38℃~40℃為佳,時間在15分鐘左右,同時最好以揉捏推拿的方式對大肌肉群進行按摩,這有很好的放松和調理身心狀態的作用。但泡浴不要天天進行,最頻繁時每周也需停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