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艾滋病不是越早越好
近來有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行購買,隨意服用抗艾滋病病毒藥物,有些人用藥前并沒有依據免疫學和病毒學檢測指標來選擇恰當的治療時機,治療中也沒有進行正規檢測觀察。有的患者僅靠自己用藥后臨床癥狀的改善來判斷用藥效果,擅自減藥或停藥,不懂得由此會帶來嚴重后果,有的感染者認為,只要買得起,用藥越早越好。至于自身狀況是否適宜開展治療他們顯得很茫然,對于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沒有思想準備。一位處于早期感染階段的青年人說,他沒想過要治療多久,只是想立即控制艾滋病病毒在體內增加。他覺得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治總比不治好。對此專家們表示擔憂。
抗艾滋病病毒治療,即通過抗病毒藥物攻擊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病毒,阻止病毒的復制,其基本要領是聯合用藥。目前全球已有17種以上的藥物獲準上市銷售,供聯合用藥備選。我國現已生產4種藥物,用國產藥可以組成2種組合方案,國產藥也可與其他進口藥聯合應用治療。有關艾滋病臨床專家說“抗艾滋病病毒治療非常復雜,技術要求較高。不僅要保證聯合用藥,而且要為患者選擇適當的治療時機和用藥方案。其實施治療的3個基本要素是:藥物、實驗室檢測和有經驗的醫務人員。單一用藥是被禁止的,因為它很快會產生耐藥,也會發生對同類藥物的交叉耐藥,從而喪失繼續治療的可能。每一種藥物都有不同的毒副作用,需要有經驗的醫師針對患者不同身體狀況予以不同用藥方案的選擇。此外,患者服藥的依從性也是治療成功的關鍵。患者一旦開始抗病毒治療就需要長期服藥。而實際治療中許多患者往往因藥物副反應等原因而難以堅持服藥。
國際上大量的治療實踐表明,通過合理正確的聯合用藥,使艾滋病病人的壽命明顯延長,生命質量顯著改善。而不規范的治療必然導致耐藥,這對于患者無疑是一場新的災難。
艾滋病專家說”不是所有被確診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需要馬上抗病毒治療。過早盲目地治療,會因長期服藥而增加毒副作用和耐藥機會。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會經歷急性感染期、無癥狀期、持續性淋巴結腫大期和癥狀期4個時期。抗病毒治療一般選擇在無癥狀期的中后期。而何時開始治療最好,一定要經過有經驗的醫師指導,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要有醫師的定期隨訪和實驗室檢查。“
有關資料介紹了選擇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指征如下:臨床期CD4計數、病毒載量、其他 抗病毒治療
急性期或感染12個月之內 任何水平 不宜治療
無癥狀期 CD4》500/mm3,,RNA《30000/ml血漿 不宜進行
無癥狀期 CD4《350/mm3,RNA》30000/ml血漿 進行
癥狀期非終末期,繼發感染被控制后 任何水平 可以進行
癥狀期 終末期不宜進行
懷孕期 除產前用藥為母嬰阻斷外 不宜進行
根據2002年的預測,至2005年底,我國累計約有10萬余名艾滋病病人需要治療。但目前全國僅有幾家醫療單位、幾十位醫師具有抗病毒治療經驗,僅有幾個大城市的極少數醫療機構能夠開展病毒載量、CD4細胞等臨床檢驗。現有的服務能力十分有限。
目前衛生部已加強對臨床醫師的專業培訓及對艾滋病救治藥品的管理。所有抗病毒藥物將由國家統一采購,省、地、縣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逐級供應和管理,并指定艾滋病定點診療單位,由經過培訓的醫師給艾滋病病人提供治療,并為每位病人建立用藥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