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啥?牙周炎的癥狀有哪些
牙周炎是啥?
牙周炎是累及四種牙周支持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發牙周支持組織的炎性破壞。
周炎的患病率和嚴重性隨年齡增高而增加,35歲以后患病率明顯增高,50~60歲時達高峰,此后患病率有所下降,這可能是由于一部分牙周破壞的牙已被拔除。
牙周炎的癥狀有哪些
1、牙周溢膿
牙周袋壁有潰瘍及炎癥性肉芽組織形成,袋內有膿性分泌物存留,故輕按牙齦,可見溢膿。并常有口臭。
2、牙周袋的形成
由于炎癥的擴展,牙周膜被破壞,牙槽骨逐漸吸收,牙齦與牙根分離,使齦溝加深而形成了牙周袋。可用探針測牙周袋的深度。
3、牙齒松動
由于牙周組織被破壞,特別是牙槽骨吸收加重時,支持牙齒力量不足,出現牙齒松動、移位等現象。此時患者常感咬合無力、鈍痛,牙齦出血和口臭加重。
牙周炎的病因
1、抽煙。
香煙內尼古丁會抑制多核性白血球的功能,減少體內對細菌抗體的量,使身體防衛牙周致病菌能力受影響,造成牙周病的惡化及蔓延,抽煙者牙周病治療也常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也有高復發機會。
2、牙齒排列不齊。
帶有矯治器或假牙以及牙齒表面的不良修復體等:任何影響刷牙或用牙線清潔牙齒的因素都會增加菌斑的聚集從而增加患牙周病的可能性。因此,選擇好的牙醫及時矯正牙齒并按醫生要求清潔牙齒是非常重要的。
3、懷孕與青春期。
婦女在懷孕其間,身體上荷爾蒙改變,會促使牙周病菌數目大量增加,加重原本存有之牙周問題,牙齦發炎的比率因而大增,甚至有些婦女會形成懷孕肉芽腫瘤。停經后婦女患有骨質疏松癥者,其下顎骨的骨質密度比沒有骨質疏松癥婦女來的低許多,且牙齒喪失的數目也較多。
4、夜磨牙或緊咬牙習慣。
夜間磨牙或不自主咬緊牙等習慣產生的額外咬合力會加重牙周病的發展。如果改不掉這些習慣,可請牙醫做一個合墊或牙齒的保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