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性面癱與周圍性面癱區別有哪些
在生活中見到那些不論是開心還是憤怒的情況發生都是一個表情,大家總是會叫這種人是面癱。而大家可能聽說過其實面癱就是一種面部肌肉出現問題發生的情況,其實關于面癱也是分為兩種的,其中包含著中樞性面癱與周圍性面癱,對于這兩種情況大家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想了解下中樞性面癱與周圍性面癱區別有哪些?
面神經麻痹(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俗稱"面癱",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不受年齡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
面神經麻痹分為中樞型和周圍型.周圍性面癱與中樞性面癱均屬于面神經病變的定位診斷,二者均具有面肌運動障礙,只是病變部位不同,其病因也有差異。
中樞型面癱為核上組織(包括皮質、皮質腦干纖維、內囊、腦橋等)受損時引起,出現病灶對側顏面下部肌肉麻痹。從上到下表現為鼻唇溝變淺,露齒時口角下垂(或稱口角歪向病灶側,即癱瘓面肌對側),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見于腦血管病變、腦腫瘤和腦炎等。
周圍型面癱為面神經核或面神經受損時引起,出現病灶同側全部面肌癱瘓,從上到下表現為不能皺額、皺眉、閉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溝變淺,不能露齒、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稱口角歪向病灶對側,即癱瘓面肌對側)。多見于受寒、耳部或腦膜感染、神經纖維瘤引起的周圍型面神經麻痹。此外還可出現舌前2/3味覺障礙。
現代中醫對面癱病的含義系指西醫的面神經麻痹,其中醫的正名應稱為"口僻",面癱是口僻的習用名,二者意義相同。本病多由風邪入中面部,痰濁阻滯經絡所致。以突發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為主要表現的痿病類疾病。雖然現代將面癱歸于痿病類,但也指出了其病因為外風入中,故與古代將其歸于風門也是一脈相承的。但周圍性面癱與中樞性面癱,面癱與中風有本質區別。 現代中醫對中風病的含義系指西醫腦血管意外,分為出血中風和缺血中風。
關于中樞性面癱與周圍性面癱區別有哪些,希望大家能詳細的了解下。因為即使是同一種疾病不同的分類治療起來也是需要不同的方式的,只有詳細的認識下才好在遇到的時候做出即使的判斷并更好的治療疾病,也是讓自己長一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