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痛是怎么回事呢
陰痛是極復雜的問題,引起的疼痛也與多種因素相關,因此有很多患者會詳細這個問題,陰痛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陰痛與疾病是相關的,陰道的疾病、陰道未注意護理等,并且患者在性交時出現的異常也容易出現陰痛,患者要觀察陰痛的癥狀,有嚴重的趨勢時及時檢查并治療,可有效的把陰痛癥狀緩解。
陰中疼痛,主要指陰道部疼痛或不適感。可因各種外陰急慢性炎癥、陰道萎縮、宮頸炎、盆腔炎、子宮脫垂、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亦可因情緒緊張、缺乏性知識等心理因素,引起性交時陰道痙攣性疼痛。
肝腎陰虛陰痛與氣虛下陷陰痛:兩者均屬虛證,但病因病機有所不同。前者多因稟賦不足,房勞多產,或房事不節,精血耗傷,損傷肝腎,肝脈繞陰器,腎之筋結于陰器,陰部筋脈失養;或七七之年,腎陰虧虛,天癸竭絕,沖任脈衰,陰血不足,不能濡潤陰戶,涵養脈絡,相火偏旺,又更傷陰灼絡,以致陰部抽掣疼痛。后者多因素體虛弱,脾運不佳,中氣不足,或勞倦過度,或產后體弱,操勞過早或過度。以致氣虛下陷,宗筋弛縱,以致氣虛陰戶墜痛。
肝郁氣滯陰痛與肝經濕熱陰痛:兩者均屬實證,但病因病機有別。前者是因情志抑郁,或忿怒過度。而致肝郁氣滯,足厥陰脈絡繞陰器,少腹又是肝經循行之部位,乳頭屬肝,沖為血海,需得肝血以充盈,而沖任經脈出于會陰循毛際上行,肝郁氣滯,失于條達,脈絡不暢。氣血運行受阻,而致陰部疼痛,甚至牽引少腹、乳房。后者是由煩躁郁怒,傷損肝脾,肝郁化熱。脾虛失運聚濕,濕與熱互結,流注下焦。或濕熱之邪直犯下焦,而致陰部疼痛。(女科經綸·雜證門)即謂:“婦人陰中腫痛屬肝經濕熱”。
寒滯肝脈陰痛:其病固為久居寒濕之地,寒邪入侵,或經期、產后胞脈空虛,風、冷、寒邪乘虛入侵,客于下焦,與氣血相搏,肝之經脈為之壅閉,而致陰痛。
(諸病源候論 陰痛候):“陰痛之病,由胞絡傷損,致臟虛受風邪……其風邪乘氣沖擊而痛者,無瘡但疼痛而已。”
(中醫大辭典):“陰痛,病名,出(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又名陰中痛。包括小戶嫁痛,多因郁熱損傷肝脾,脾虛聚濕。濕熱下注;或中氣下陷,或風邪客于下焦,與氣血相搏,肝腎經絡為之壅閉。癥見陰痛,甚則痛極難忍。濕熱下注者,并見腫脹疼痛。帶多色黃,治宜和肝理脾,清熱除濕。方用丹梔逍遙散加味,外以四物湯料合乳香搗餅納陰中:中氣下陷者,兼見陰戶墜痛,氣短懶言,治宜補中益氣,方用補中益氣湯;風邪壅滯者,兼見腫脹痛甚,治宜祛風散瘀,方用菖蒲散,外用艾葉、防風、大戟水煎熏洗。”
陰痛是怎么回事呢?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發現陰痛的主要原因,則發現陰痛與疾病的關系是明確的,主要以婦科疾病相關,患者有出現陰痛后可先觀察身體是否有其它的不適,再進行合理的陰道檢查。檢查后能發現陰痛的最主要因素,從而制定出正規的治療方案,可避免陰痛引起危害性更大的婦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