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單純部分性發作有什么癥狀
癲癇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因為癲癇發作時患者容易失去意識,雖然失去意識的時間是很短暫的,但是如果患者朋友正處于一些特殊的場地,比如說馬路上,那是很容易發生意外的,所以,了解癲癇發作的一些癥狀表現,及時進行治療是非常關鍵的,癲癇單純部分性發作有什么癥狀呢?
一、臨床癥狀
某一局部或一側肢體的強直、陣攣性發作,或感覺異常發作,歷時短暫,意識清楚。若發作范圍沿運動區擴及其他肢體或全身時可伴意識喪失,稱杰克森發作(Jack)。發作后患肢可有暫時性癱瘓,稱Todd麻痹。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尿、大便常規檢查及血糖、電解質(鈣、磷)測定。
2、腦脊液檢查
顱內壓增高提示占位性病變或CSF循環通路障礙,如較大的腫瘤或深靜脈血栓形成。細胞數增高提示腦膜或腦實質炎癥,如腦膿腫、腦囊蟲、腦膜炎或腦炎繼發癲癇;CSF蛋白含量增高提示血-腦脊液屏障破壞,見于顱內腫瘤、腦囊蟲及各種炎癥性疾病導致癲癇。
3、電生理檢查
常規EEG僅可記錄到10%的部分性發作波形,40%~50%的局灶性放電波形。采用EEG監測技術,包括便攜式盒式磁帶記錄(AEEG)、視頻腦電圖及多導無線電遙測等,可長時間動態觀察自然狀態下清醒和睡眠EEG,檢出率提高到70%~80%,40%的患者可記錄到發作波形,有助于癲癇診斷、分型及病灶定位等。
4、神經影像學檢查
頭顱正側位X線平片可發現顱內異常鈣化、蝶鞍及斜坡占位性病變,鼻竇炎性或占位性病變等。CT檢查在兒童及青少年癲癇患者常見先天性腦穿通畸形、腦積水、透明隔囊腫及圍生期顱腦損傷等陳舊病灶,在成年患者常見腦缺血病灶、外傷后瘢痕、顱內占位病變、腦囊蟲或鈣化等,老年患者常見陳舊性出血或梗死、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局限性腦萎縮等。增強可顯示腦動脈瘤、AVM、血管豐富的原發腦腫瘤或轉移瘤等。MRI檢查對癲癇患者腦病變檢出率達80%以上,與EEG記錄的癇性灶一致性為70%。1.0T以上的MRI分辨力可達3mm,可發現CT不能識別的微腫瘤,如低度惡性星形細胞瘤、神經節膠質瘤和錯構瘤等;顯示腦組織容積變化,如海馬、顳葉及半球萎縮,胼胝體缺如或增厚,灰質異位和顳中回硬化等,是某些難治性癲癇的病因。
5、單光子發射斷層掃描(SPECT)可檢出致癇灶間歇期血流量減少,發作期血流量增加。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可發現復雜部分性發作致癇灶間歇期葡萄糖代謝減低,發作期代謝增加。
上述簡單介紹了癲癇單純部分性發作的癥狀,如果出現這些癥狀的話,很可能是癲癇單純部分性發作了,患者朋友要謹慎對待,積極進行檢查治療,如果癲癇發生后沒有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患者的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后果可能會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