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應該怎么檢查?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鈣質會慢慢的流失,很多中老年人的骨骼就會出現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到關節的健康,所以膝關節炎是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的疾病。這種疾病會引起膝關節的疼痛,但是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并不只是膝關節炎。需要進行檢查才能確定,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膝關節疼痛的檢查方法。
關節疼痛發生的原因很多,通常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因外傷引起,如扭傷、拉傷或撞傷。
2.慢性勞損或骨質增生引起,如隨著年齡增大,行走或體力活動過度。
3. 某些疾病引起,如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關節內骨折等等。
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見的就是第2種,即骨性關節炎。腰痛、腿痛、關節痛是很多成年人曾經有過的感受,特別是進入老年期,很多人變得步履蹣跚,上下樓時膝關節疼痛難忍,甚至出現“O”形腿。這都是骨性關節炎在作怪。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50歲以上的人中,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80%,因此,骨關節炎又被稱為“下半生疾病”。
長時間臥床和缺少關節運動有可能造成骨關節過早退化。人體的骨骼中,各關節連接處只有通過運動這一方法才會產生一種黏液,以防止骨骼間相互磨損。而關節活動減少必然會導致黏液分泌的減少,使骨連接處干燥,活動時骨骼磨損加劇,繼而引起關節病的加劇。
醫學研究表明,適當的鍛煉并不會增加患骨關節炎的危險性。但對于髖、膝等負重關節,在進行負重、登高、遠行、蹲起、跳躍等活動時要量力而行,可酌情選擇走步、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對于頸、腰椎骨關節炎,應避免久站久坐,并進行頸、腰部鍛煉;手部骨關節炎,可進行抓握等鍛煉。但在開始鍛煉前,正確地估計自身關節的承受力非常必要。如果鍛煉后出現關節疼痛不適,應減小鍛煉強度,縮短鍛煉時間。
上文中介紹了一些膝關節疼痛的檢查的方法,根據自己的癥狀就可以確診。但是如果不放心的話,建議到當地的三甲醫院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確診后再對陣進行治療。關節炎的日常護理也是很重要的,飲食、運動、生活習慣等都是需要進行調理的。并不能單一的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