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大便有血是怎么回事呢?
秋天到了,很多寶寶們便秘的情況是爸爸媽媽們比較頭疼的一件事。寶寶們便秘了,不但大便哭鬧不止,而且屁眼還紅紅腫腫的,有時候好不容易解出來的大便還會有血,爸爸媽媽們看著也心疼。那么寶寶怎么會出現大便里面有血呢?關于這個問題,小編搜集了很多相關資料,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1、 媽媽乳頭破潰出血:母乳喂養期間,特別是初期,媽媽的乳頭很容易破潰,如果寶寶吞咽了媽媽乳頭破潰處的血液,大便就會帶有少許粉色或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查不到紅細胞,卻能查出潛血。這種情況孩子通常進食正常,生長正常,媽媽不必緊張。
2、 服用了補鐵(鐵食品)制劑:如果寶寶服用了含鐵的多種維生素制劑或補鐵的藥物,其中的鐵不可能全部被吸收,會有少量經腸道排出。這時大便中可能含有黑褐色點狀物,大便潛血會呈現陽性。這種情況與寶寶腸道發育或疾病無關,只要寶寶生長正常,就不必擔憂。
3、 腸黏膜受損:如果小腸黏膜受到損傷,大便也會帶有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潛血呈陽性。誤服藥物或異物會造成腸道黏膜受損,但對于小寶寶來說,這種可能性很小。大多數造成腸道損傷的原因是食物,其中最常見的是牛奶。
4、 肛裂:如果大便中可見鮮血,而且血液附著于大便表面,檢查提示有紅細胞,多半是由于肛裂所致。寶寶會伴有哭鬧、排便費勁,但大便不一定干結。因為寶寶肛門括約肌發育不夠成熟,收縮和舒展調解不夠完善,經常出現排便過程造成的小裂口,導致大便帶有少量鮮血。這時在肛門處涂上少許含有抗生素的軟膏,很快就會好轉。
大多數寶寶大便有血都是因為肛裂引起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防止寶寶肛裂。像現在天氣越來越干燥了,家長們可以讓寶寶多喝一點白開水。養成寶寶定期大便的好習慣,并且要科學的喂養寶寶。如果寶寶年紀太小,小編提倡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小孩子不但不容易便秘,抵抗力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