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么治療肝氣郁結?
2017-06-19 15:14:0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中醫是由中國古代傳統醫術發展而來,歷史悠久。在治療過程中,先采用望聞問切的方式診斷病情,然后再根據患者的病情開出相應的方子,所開的
中醫是由中國古代傳統醫術發展而來,歷史悠久。在治療過程中,先采用望聞問切的方式診斷病情,然后再根據患者的病情開出相應的方子,所開的藥物都是一些草藥,然后將藥加以煎制服用。但現代的中醫診斷的方法早已先進來許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中醫如何治療肝氣郁結。
肝失疏泄,氣機郁滯所表現的證候。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擾而發病。肝失疏泄,氣機郁結,則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順舒暢之性,故急躁易怒。氣郁生痰,痰隨氣升,搏結于咽則見梅核氣,積聚于頸項則為癭瘤,氣病及血,氣滯血瘀,沖任不調,故月經不調或經行腹痛。氣聚血結,日久成啯瘕積聚。
治宜疏肝解郁,必要時配以理氣化痰,活血軟堅等法。
肝主疏泄,具有調節情志的功能,肝氣郁結證,一般情志抑郁,肝經所過部位發生脹悶疼痛,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咽部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腫塊。
中醫治療肝氣郁結宜疏肝解郁,必要時配以理氣化痰,活血軟堅等法。藥方:柴胡12g,木香10g,郁金10g,厚樸10g,當歸10g,茯苓10g。功用:疏肝解郁,理氣和胃。主治:肝氣郁結癥,精神抑郁,胸脅脹痛,脘悶噯氣,舌苔發白,脈弦等。藥方是為肝氣郁結導致肝脾不和而設,所有藥合用,既可疏肝理氣解郁,補肝血,又可醒脾補中。
中醫治療疾病通常需要長期服用草藥煎制的藥物,而西醫的治療往往見效快。但西藥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大,有些藥會有強烈的副作用,像治療某些癌癥的藥物可能會治一半傷一半,而中藥一般對人體副作用較小,但若用藥與體質不合,也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