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體切割的方法
或許很多人們聽到了玻璃體切割這樣的一個說法,非常的陌生,這種現象,是針對于視網膜出現病變的朋友們來進行的手術之一,手術的過程相當的復雜,而且的危害特別的大,很多的患者急件出現失明的癥狀,那么這個手術就是可以挽救,來一起了解一下玻璃體切割的方法。
玻璃體切割手術是治療常規手術無法解決的復雜、難治、嚴重的眼部疾病,很多需要接受玻璃體切割手術治療的患眼本身功能已經受到較大損害,視力較差,手術后視力的改善是很有限的,有時為了保住僅有的微弱視力及眼球,可能需要多次手術,少數患者甚至在多次手術后仍然不能達到目的。
盡管如此,玻璃體切割手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挽救了無數患者的視力和眼球,給他們帶來了光明,避免了視力的進一步損害。對大多數患者來說,手術是有效的。術后視力的改善程度與患眼損傷程度及本身視網膜殘存多少功能有關。
玻璃體切割手術后,眼內常常會填充長效氣體或硅油以頂壓視網膜裂孔,而氣體、硅油都比水輕,要想它們能有效頂壓裂孔,術后就必須有一定的體位,最有效的體位是俯臥位。
俯臥位時視網膜就位于上方,氣體或硅油也向上浮,如此可以很好的頂壓視網膜裂孔,尤其位于下方的視網膜裂孔對體位要求更加嚴格,同時也可減輕氣體、硅油對晶體的影響,減少術后白內障的發生。
由于俯臥位時眼皮處于最低位,手術導致的炎癥性水腫表現在眼皮最明顯,患眼腫脹較重,此時可用冷敷,一般在術后3-5天,眼腫會逐漸消退。術后俯臥位1-2周,可遵醫囑改換體位,同時要定期檢查眼壓,眼底視網膜情況。長效氣體一般在術后1-2個月慢慢吸收,而硅油則常常在術后3-6個月需要再次手術取出。
以上的文章當中我們了解到了玻璃體切割,首先呢,這種方式可能可以針對視網膜起到一個修復作用,不過在手術之后患者還要防止出現的并發癥,以及是否可能會出現的眼睛紅腫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