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但不缺鐵應該注意什么?
2017-06-18 10:04:0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在我們的觀念中,如果身體出現了貧血的癥狀,往往是因為缺鐵導致。所以一些老年人有貧血癥狀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會讓老年人大量吃一些含鐵比
在我們的觀念中,如果身體出現了貧血的癥狀,往往是因為缺鐵導致。所以一些老年人有貧血癥狀的時候,我們往往就會讓老年人大量吃一些含鐵比較豐富的時候,殊不知,這種做法常常會讓老人的情況更加的嚴重,因為貧血有時候并不一定缺鐵,而老年人身體中鐵含量太高了,也會有許多的壞處的。
如長期給非缺鐵性貧血患者補充鐵劑或高鐵飲食,則會出現慢性鐵負荷過重。即便是缺鐵性貧血患者,補鐵也要適可而止,并不是補得越多越好。否則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昏迷等急性鐵中毒癥狀,嚴重者會致人休克、死亡。雖然貧血患者中缺鐵性貧血者占多數,但除此以外,還有巨幼細胞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如果不論貧血原因就盲目補鐵,不僅不利于病情改善,還能危害身體健康。
據了解,成年人一般每日從食物中攝取鐵量為10~15毫克。老年人因消化功能減退,可能會影響對食物中鐵量的吸收。另外,患有各種消化道疾病,如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腸道腫瘤等疾病,同樣易使鐵的吸收減少,進而出現缺鐵性貧血癥狀。不過,對于非缺鐵因素引起的貧血,沒有必要大量補鐵。李昕權主任說,人體內鐵的代謝處于平衡狀態,從食物中攝取的鐵與丟失的鐵保持動態平衡。成人需要的鐵,約95%來自衰老的紅細胞釋放出的血紅素鐵,僅5%來自于食物,每天從食物中攝取的鐵,足夠補償所喪失的少量的鐵。
因此當身體出現了貧血的癥狀后,不要急于盲目的為患者進行補鐵,應該先到醫院進行具體的檢查,看看患者貧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確實是缺鐵導致的,才進行適量的補鐵,如果不是缺鐵導致,就要針對病因,進行對癥的治療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