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和子宮疾病有關 痛經太頻繁小心婦科病
痛經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疾病,也不是一種無可逃避卻毫無用處的身體障礙。痛經時強時弱的發(fā)作使女性比男性具備更強的抵御痛苦的能力,經過痛經的鍛煉,女性比男性的健康狀況更佳,情感體驗也更為細膩豐富。
針對婦女疼痛用藥的調查顯示,靠吃止痛藥解決疼痛問題的占了79%。婦科專家戴良圖認為,有些婦科疾病的發(fā)病前期有疼痛的先兆,僅靠止痛藥不光解決不了問題,更有可能延誤病情。
痛經可能有關婦科病
這項針對14-25歲年輕女性所作的調查顯示,該年齡階段的女性中有高達88%的人有痛經、經期不準、腹脹、腰痛等困擾,其中最常見的為痛經。調查中還發(fā)現,很多女孩在每次來月經時服用止痛藥。為此,專家指出,止痛藥更會造成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
痛經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疾病,也不是一種無可逃避卻毫無用處的身體障礙。痛經時強時弱的發(fā)作使女性比男性具備更強的抵御痛苦的能力,經過痛經的鍛煉,女性比男性的健康狀況更佳,情感體驗也更為細膩豐富。在疼痛難忍時,應該選擇那些用藥量較少、副作用較小的藥物。盡量少用或不用麻醉性止痛藥物,以避免人體產生抗藥性及成癮性。但是繼發(fā)性痛經有可能往往與許多婦科疾患有關,比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盆腔感染管腔粘連以及不恰當地使用宮內節(jié)育器等均能引起疼痛,如果一有癥狀就吃止疼藥,可能會忽略治療而延誤病情。
下腹疼痛當心盆腔炎
家住虹口區(qū)的31歲的金女士,近半年來反復出現左下腹隱痛,伴腰部酸痛,經期也有腰腹脹痛或酸痛,以往也是吃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到醫(yī)院檢查,被診斷為盆腔炎。
專家指出,一些女性在出現持續(xù)性下腹疼痛或腰痛時,應警惕是盆腔炎。好發(fā)人群為30-50歲的中年女性,但現在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目前有很多20多歲的女性,尤其是一些上班族的女性長時間坐,缺少活動,導致血液循環(huán)減慢,盆腔靜脈回流受阻,淤血過多也可引起急性盆腔炎,臨床癥狀常見下腹隱痛及腰骶部酸痛、白帶量增多、不孕;急性發(fā)作時發(fā)熱、肚子劇烈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