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過分護理讓你成為“杯具”女
為什么你的肌膚會越來越差,即便你費盡心思的做好保養護理,卻依舊沒有什么好的成效?
肌膚的生存環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暗藏著的謀殺肌膚的殺手,隨時都會讓你的肌膚萬劫不復。這些殺手,你需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警戒。
沉默的殺手:過分護理
很多MM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對皮膚呵護備至,皮膚卻不領情,別說滑雪了,稍微在太陽下走的時間長點,臉上就會出現“高原紅”。老話說,過猶不及,對皮膚過分護理,讓它透亮得像水晶杯,是很可人,但水晶杯擱在架子上藏在深閨中,皮膚可是要陪你風里來雨里去,紫外線、灰塵、輻射一個都不會少的。
別對你的皮膚太“好”
別對你的皮膚太“好”,洗得越勤,做面膜越勤,去角質越勤,皮膚就越容易被慣壞。皮膚科醫生推薦:護膚應遵守“221原則”,即每天洗臉2次,每周做保濕面膜2次,每月做清潔面膜1次。有一個簡單的標準可以檢測,如果你洗完臉沒有立即涂護膚品,皮膚就干燥緊繃甚至起皮,小心啦,你的皮膚可能已經被慣壞了。
經常去角質慣壞肌膚
說起慣壞,最常見的慣壞行為就是經常去角質。角質是很令人頭疼的東西,太厚了皮膚黯沉無光,保養品也不能吸收;太薄了又容易過敏,對陽光毫無抵抗力。每個人角質情況不一樣,一般來說,偏油性的皮膚比較厚,偏干性的皮膚比較薄,敏感性皮膚最薄。所以皮膚薄的敏感MM,千萬不要經常去角質,慢慢把它養厚才是王道。
你有沒有“自殺”
近來,時尚界大刮混搭風,護膚也是如此。要說想法呢,自然是好的,把各個品牌的明星產品集中往臉上抹,使每個步驟都發揮最大功效。甲品牌的爽膚水是眾所周知的好,涂!乙品牌的乳液簡直是全效,抹!可是,某甲和某乙的產品中添加的成分如何,是否有互相影響甚至互相拖后腿的部分,你知道嗎?
事實上,很多專家都建議護膚品應該成套使用,如果換用也是成套換,這樣如果使用時出現不適,方便判斷原因。另外也可以使效果最大化,就像少林寺的十八羅漢陣,一個羅漢功力再強,總是有限的,但如果十八個都站在那里,排好陣勢,放眼天下,誰敢與之爭鋒?
跟風小心失敗
很多年輕MM都有個習慣:跟風。為了誘人的廣告或者論壇推薦的產品,就一“敗”涂地,把皮膚當白老鼠,簡直是英勇的“神風突擊隊”。請獻身前先搞清楚產品的適合膚質和年齡段再出手,要知道,在論壇哭訴跟風失敗的小白鼠天天都有。
年輕女孩的皮膚和熟女的肌膚需求不同,花大價錢去買昂貴的美白精華,卻把嬌嫩肌膚弄得敏感干燥,這就屬于“自殺”。
兼職殺手:BA
BA就是Beauty Advisor,即為一些有專業美容知識,并能為顧客量身打造護膚套餐的專業人員,一般是商場各個化妝品專柜服務小姐的代稱。
一個優秀的BA,是你購買化妝品的指路明燈、海上燈塔。銀子不多的MM,如果想讓每一文都物超所值,就要好好利用BA。但是缺乏職業操守的BA偶爾也會客串謀殺你皮膚的“殺手”。BA是有銷售額的,大家都知道,但在化妝品柜臺前,很多人會暫時失憶,忘記這一點。尤其是一臉專業的BA侃侃而談,用一堆高科技詞匯的產品原理和許多珍稀成分的名稱去攻擊你的耳朵時,很多人都中了攝魂術似的掏腰包買下一堆用得著或者用不著的產品。
BA的推薦不一定都是對的,所以需要你的火眼金睛。要是你認不出妖魔,不適合的護膚品很有可能就會謀殺你的皮膚,順便搶走你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