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角質新解 滋潤角質更重要
1.“角質”是什么?
皮膚的最外層是角質層板與細胞間脂質共同組成的。角質層板塊負責吸水,細胞間脂質負責保住水分不蒸發。這兩者間緊密的交織結構,能防御外來刺激物的滲入。通常所說的角質,并不是上面提到的角質層版塊,而是泛指角質層板與細胞間脂質共同組成的肌膚屏障,是皮膚最外層的保護膜。
2.“角質”也需保護?
既然由角質層板與細胞間脂質共同組成的皮膚屏障,是皮膚最好的保護。那么還要用保養品嗎?簡單說,正確使用保養品能“維護肌膚屏障”,更好保護皮膚。所以說,保養品一定要隨季節更迭,不是一成不變。尤其在皮膚出了問題,或處在惡劣氣候(極寒、干燥、酷熱、烈日),肌膚屏障遭破壞,防護力減弱時,更需加強保養修復。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夏天在海邊很容易曬脫皮,防曬能保護肌膚。
3.為什么要去“角質”?
“角質”對皮膚如此重要,為什么還要用去“角質”的產品?大家都知道皮膚通常的代謝周期是28天,也就是說角質一般會在28天左右代謝一次、自行脫落。所以說,正常皮膚一般不需要特別進行去角質的工作。但當肌膚角質代謝較慢,甚至是肌膚生病的時候,就需要幫助肌膚把老廢的角質去除掉。比如,皮膚看起來暗沉、膚色不勻,不易吸收保養品時,就很可能是角質代謝較慢。而暗瘡、痘痘肌,也需要定期去角質,以幫助疏通毛孔,讓角質更好的代謝。
4.“角質”怎么會受傷?
大都是因為錯誤保養造成的。首先不要人為破壞,也就是說不要亂用去角質產品,不要過度卸妝、清潔。清潔品要用弱酸性,而非堿性的,現在流行用潔面皂,請買前確認是否真是“皂”,如是“皂”就別買了,因為“皂”一定是堿性的會破壞肌膚屏障。卸妝會去掉一層“角質”,堿性清潔品也會去掉一層“角質”,專業去角質產品更能深度去除“角質”,每去掉一層“角質”,就少了一層肌膚屏障,肌膚就更脆弱了一些。如果以去角質而獲得肌膚的水嫩光亮,就如同飲鳩止渴,肌膚會在你一次又一次的去 “角質”后變得越來越敏感。
5. 滋潤“角質”了嗎?
前面提到,通常泛指的“角質”,是皮膚的最外層,由角質層板與細胞間脂質共同組成,角質層版塊負責吸水,細胞間脂質負責保住水分不蒸發流失。但當皮膚的“角質”處在干燥的環境中,就會變得脆弱,代謝也變慢。這就是為何在北方的冬天,身體肌膚,尤其是小腿皮膚,容易干癢脫皮。所以在冬季,“角質”需要更多的補水、滋潤。
6. 醫學美容后的“角質”保護。
如果非要用醫學手法去除角質,那么一定要做好“人工保濕”的安全防護,這時肌膚的最佳補品還是皮膚角質層的天然保濕因子,如神經酰胺、磷脂質、玻尿酸、膽固醇等皮膚原有的物質。成分也要選簡單,忌復雜。出門一定要用物理成分的防曬品,或戴帽子、口罩、打傘等。
讓“角質”變脆弱的四大元兇
去脂力過強的卸妝潔面類產品
化妝水類
高效高滲透類產品
香極了的美妝品
“角質”是這樣被鏟除的
很多人肌膚的“角質”變薄,都源自喜歡用洗得特干凈的潔面品。而“深層卸妝”與“深層清潔”,導致肌膚屏障每天都被無情地洗掉。
①含高濃度酒精的化妝水:去脂力強,但會造成細胞間脂質的流失,酒精容易使角質層板變性熟化而失去保護作用。
②高起泡性化妝水:所含界面活性劑比例太高,容易長期浸潤角質與細胞間脂質,令角質崩離,脂質防護力減弱。
價格比較貴的產品往往訴求高功效,為了讓成分更快速有效地滲透到肌膚內發揮效用,常會添加滲透助劑(經典的助滲透劑有Ethoxydiglycol、Azone,雖說是低細胞毒性的安全成分,但不能改變其溶劑的身份,對“角質”有一定的破壞力),不建議長期使用。
不是所有叫酸的產品,都屬于酸類。一定是pH值也就是酸堿度低于4.0的產品,才屬于偏酸類的。果酸類產品不一定pH值就都低于4.0,所以說不是所有果酸類都會造成過度去角質的問題。
香料對皮膚來說,并沒有任何好處,只會帶來刺激和負擔。且香料分子體積小、滲透性強,很容易滲進“角質”。
怎么避免
最好選弱酸性洗面品,如果是堿性潔面品,每次洗臉要減少洗面奶的用量。
買前先搖搖,如泡沫豐富,且10分鐘后泡沫依然很多,就說明含高比例界面活性劑,最好別買。至于酒精,可以聞一下,酒精味道還是很明顯的。
高效能又訴求高滲透的產品,最好局部使用,如祛斑祛皺精華?;蛘咭欢螘r間密集使用,然后讓肌膚休息一段時間后再用。
買產品時詢問產品的pH值,尤其是化妝水、卸妝品和清潔類的產品,并養成用pH試紙測產品酸堿度的習慣。
少用聞起來香香的產品,低香味的產品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