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毛囊炎的癥狀有哪些
頭發毛囊炎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毛囊炎類型,這種疾病最為明顯的癥狀就是瘙癢,還會伴隨著輕度疼痛,如果比較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脫發。
毛囊炎多見于成年人,自覺瘙癢或有輕度疼痛,一般沒有全身癥狀。皮疹初起時為針頭大小,紅色毛囊性丘疹,逐漸變成粟粒大膿皰,中心有毛發貫穿,周圍有炎性紅暈。膿皰大多分批出現,互不融合。膿皰破潰后,排出少量膿血,結成黃痂,痂脫即愈,不留疤痕。毛囊炎可反復發作形成慢性毛囊炎,發生于頭皮的可引起永久性脫發。
1、單純性毛囊炎:屬于急性毛囊炎。初起時,毛囊口出現有癢感的紅色小丘疹,周圍有炎性紅暈。抓癢后可形成一個小膿皰,數天后膿頭破潰,排出少量膿液后逐漸痊愈,愈后無疤痕。好發于兒童頭部,成人好發于頭皮和腋下等處。
2、膿瘡性毛囊炎:又叫毛囊性膿皰瘡、淺表性毛囊口炎。表現為毛囊口周圍發紅,出現有小米到綠豆大小的黃色膿皰,中心有毛發穿出,周邊發紅,有癢感或灼痛感。數天后,膿皰可變干結痂,脫痂后患處留有白色鱗屑。容易發生在四肢及頭皮、小腿等處。
3、項部硬結性毛囊炎:又稱瘢痕疙瘩性毛囊炎、發際瘡和項部毛瘡等。多發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患有痤瘡及瘢痕疙瘩體質者容易患本病。病初起時,項部發際處出現紅色小丘疹或小膿皰,互相融合,逐漸發展成瘢痕疙瘩性硬結,有圓形、卵形和不規則形。一般發于項后毛發部位,患處頭發稀少或完全脫落,病程緩慢,常可數年不愈。
4、膿腫性穿掘性毛囊周圍炎:又稱頭項部穿掘性蜂窩組織炎,多發于青年男性。初起時頭皮部、尤其是后頭部可發生黑頭粉刺狀毛囊炎和毛囊周圍炎。爾后,逐漸增大變深,成為黃豆大,甚至桃核大的炎性結節,大多數可變成有波動的膿腫,破潰后成為數個瘺孔,有膿汁流出。病程較長,持續不斷,有的連續數年,有的可拖延10年以上。
5、脫發性毛囊炎:又叫羊胡子瘡,是發生在男性胡須部位的毛囊炎,唇周及頦部多見。初起時可出現腫脹性紅斑、毛囊性丘疹或膿皰,病損處的中央有胡須貫穿。膿皰破后,經干燥結痂,痂脫后痊愈,但可反復出現新皰,病損還可在眉毛、睫毛、陰毛和腋毛等處造成危害。